五代时期绘画大师徐熙、黄筌体异以及花鸟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docx
《五代时期绘画大师徐熙、黄筌体异以及花鸟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代时期绘画大师徐熙、黄筌体异以及花鸟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五代时期绘画大师徐熙、黄筌体异以及花鸟十七幅绘画作品赏析2021-10-1607:30听月工作室五代是中国花鸟画迈向鼎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花鸟画总的趋势是从简朴稚拙向着精工写实方向发展,其表现形式日趋完善,而且逐步摆脱了实线勾框、色彩平填工艺图案似的描绘方式,出现了花鸟画发展史上的重要画家一一黄筌与徐熙。他们代表着花鸟画的两大艺术流派,画史上称之为“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五代时,人物画的题材内容日渐宽泛,宗教神话、历史故事、文人生活等都成为描绘的主题。画家多注重人物神情和心理的描写,传神写照的能力的能力又有提高。山水画在此时的变化是最大的,从选材到技法,都有了一个飞跃,山水被作为生息的环境加
2、以描绘。五代的花鸟画也出现了以宫廷苑囿中的珍禽奇花,画法精细,以轻色渲染而成;二是水鸟野卉,画法多用墨笔,色彩极少,相对黄筌一派的风格,这一派被称作“徐家野逸”,这种现象被称为“徐黄异体”。这里分享黄筌和徐熙花鸟画作品。工尧听月工作里黄筌(约903年一965年),字要叔,成都(今四川成都)人。五代时西蜀画院的宫廷画家,历仕前蜀、后蜀,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北宋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早以工画得名,擅花鸟,师刁光胤、膝昌苑,兼工人物、山水、墨竹。山水松石学李升,人物龙水学孙位,鹤师薛稷,撷诸家之萃,脱去格律而自成一派。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
3、轻色染成,谓之“写生”。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主要流派。黄筌的画风,以富丽、浓艳、工细为主调,代表着画院的风貌。但记载说,他他也能信笔涂抹,画出“笔意豪放,脱去格律”的作品,可见他又是一位多能的艺术家。历代对黄筌颇多评论,如“富艳生动,旷古无对,盖边鸾之后,一人而已”(张丑);“自古写生家无逾黄筌,为能画其神,悉其情也”(文征明),评价甚高。画有春山图、秋山图、山家晚景图、山居诗意图、潇湘图、八寿图等。作品列入宣和画谱的有桃花雏雀图等四十九件。他流传的作品至今仅有写生珍禽图雪竹文禽图芳淑春禽册页溪芦野鸭图苹婆山鸟图雪中白鹭图得欢图柳岸聚禽图湖岸寒禽图等。五代时期黄筌写
4、生珍禽图赏析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纵41.5厘米,横70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写生珍禽图描绘了龟、蝉、麻雀、鸠等20多种动物。从画面“付子居宝习”来看,显然是一幅课徒的写生稿本。这幅画图描绘了直触鸟、麻雀、鸠、腊嘴、龟、蚱蠕、蝉、蜜蜂、牵牛等二十多种昆虫、动物,但各自独立存在,不是有统一构思的创作,而是一幅写生作品。五代是传统花鸟走向成熟的时期,但流传下来的真品极少,因此这件写生画就具有珍贵的价值。强调真实描绘,重视形似、质感,是这一作品的突出特色。你看那龟壳多么坚硬,似乎可以敲出声来!蝉翼的透明、麻雀展翅欲飞的姿态,都活灵活现,使人觉得它们是有生命的。早期花鸟重视写生,要求严格的写实能
5、力,由此可见一斑。五代时期黄筌雪竹文禽图赏析黄筌雪竹文禽图绢本,设色,纵23.6厘米,横45.7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臧。寒冬的江河畔,两株荒枯的杨柳伫立在突起的白色巨石上。犹如垂钓老叟的柳树,将它细长的枝粉抛向灰蒙的江面。江河上一对水鸭夫妇,远游而至;柳稍枝头上的四只八哥、柳石间几株丛生于的寒梅雪竹,也同为这冬河之畔增添不少的生意。此画没有画家名款,旧传为五代黄筌(活动于903-965)所作。此画水边数石叠起起的岸上,所有景物,其上都布满积雪,皑皑一片,柳枝竹叶亦在积雪中努力伸展。池塘上,雾气一片,水天一色,一片清寒静寂的景致,在静寂中又寓有生机。画中笔法奇峭,精细而又简洁,石的画法简练含
6、蓄,竹树则枝叶具体,而寒鸟和双鸭则更生动传神。画中用墨洁净,设色简淡,是一种与其精工富丽完全不同另一种画风。此画将树石等主要实景置于幅左,而将江河与水鸭置于幅右。这种虚实对映的布局,不仅显示出南宋独特的审美趣味,也展现了自然生态活泼灵动的特质。画家绘以梅、竹,以及成对成双的游禽与飞鸟,不但点出了早春时序,更具有吉祥的祝幅之意。五代时期黄筌芳淑春禽册页赏析英亲听月工作空黄筌芳淑春禽册页绢本设色纵22.3厘米横25.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帧芳淑春禽册页就体现出黄筌作为花鸟名家又兼擅山水,常在丘壑、意境和笔墨上进入较深的层次,于“黄家富贵”的画品上,远在写生珍禽之上。此图芳淑春禽图展现的是全景构
7、图,在画的右下角看到俩颗繁茂的树,并且可以从树的动态看出当时的天气在刮风,树上有三只鸟还有一只正在朝着伙伴的方向飞来,右下角的斜坡与树的缝隙中有小树小草随风飘扬,指向了水里的鸭子,岸边还有一点点野花,虽然画面不大但是内容十分的丰富。这幅画的主体是两棵大树的姿态,画面中的所有动植物都交相辉映,画面中的斜坡起到了压住画面的作用。在树上有一只看向水面的鸟,在构图上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让人感到这幅画是一体的,加强了大树与石岸的联系,并且画中的每一组都有细微的变化,大大增强了观赏的多层性和丰富性。整幅画十分有动感。五代时期黄筌溪芦野鸭图赏析英弟听月工作室此图见历代名笔集胜册第一册。此图虽无款,却是北宋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代 时期 绘画 大师 黄筌体异 以及 花鸟 十七 作品 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