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汇报: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docx
《工作汇报: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汇报: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工作汇报: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近年来,我县抢抓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县、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县、林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县机遇,以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改革试点为核心,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截至目前全县涉农贷款占贷款余额的72.16%,有力带动了产业发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开创了“三农”工作新局面,X县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试点工作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一、创新“三联三保”机制,破解农村融资“五难”一是产权分离,破解“权属不明确”难题。我县在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确权颁证的基础上,在全省创新颁发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
2、使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为经营权有序流转提供了“身份”依据,为土地流转收益可以抵押担保解决了权属问题。二是三方确认,破解“价值难评估”难题。我县成立农村资源资产评估委员会,出台县农村资源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由县金融机构、主管部门和村民代表三方联合成立评估小组,定期出台供当事人参考的指导价格,实地对抵押物评估作价,实现资产评估不出县、不收费。三是评级授信,破解“信用无凭据”难题。我县启动“惠农兴村普惠金融服务民生工程,在乡镇和部分行政村设立便民金融服务站,采用“微银行”模式进行信息全面采集、建档、评级授信。目前,全县已建立农户信用信息档案20余万户,其中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全覆盖。四是
3、搭建平台,破解“交易缺市场”难题。我县出台县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搭建农村产权流转、抵押登记服务平台。在每个乡镇设置产权交易中心窗口和联络员,为产权人提供信息发布、委托流转、交易备案、抵押登记等服务。目前正在进行产权交易中心云平台建设,以实现产权交易中心、金融机构、工商税务等信息库信息同步、在线查询。五是风险分担,破解“权益难保障”难题。我县启动“银保财互动”试点,引入农业特色保险,鼓励借款人对抵押物投保,增加贷款偿还途径;完善担保体系,国有担保公司和社会担保公司多方式灵活担保;政府筹集270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专项基金,保障农民和金融机构权益。二、创新抵押融资“
4、四种模式”,拓宽信贷支农渠道一是“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收益权+担保公司”模式。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合法取得经营权的土地上所产生的收益(即土地流转收益,包括当期收益和未来收益),向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融资性担保公司向金融机构提供保证担保,或引入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保证担保,金融机构据此发放贷款。目前,依托这种模式已发放贷款X万元。二是“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收益权+地上构筑物”模式。企业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和地上构筑物为抵押,金融机构按照农村资源资产评估小组的评估作价为依据发放贷款。目前,这种模式已推出欣农贷、宜居贷、快活贷等金融产品,发放贷款1692万元。三是“集
5、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模式。农户凭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权)和农村房屋所有权向金融机构作抵押,获得短期贷款。目前,这种模式已发放贷款2906万元。四是“政府增信+银行授信”模式。借款人将通过合法流转取得的农村产权抵押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对企业和农户评级授信实行动态管理,分级划定额度范围,政府根据过往信用记录推荐增信,提高信用额度,在产权抵押基础上增加贷款额,金融机构直接为其发放贷款。目前,这种模式已为29户农户推荐增信,办理贷款211万元。三、实施改革试点“1+2”,确保改革成果惠及群众我县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改革试点“1+2”,以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改革试点为抓手,落脚到产业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作汇报:盘活农村闲置资产 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工作汇报 盘活 农村 闲置 资产 深化 农村金融 改革 加快 国家 现代农业 示范区 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