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情境和微任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情境和微任务2.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情境和微任务(2)何为小情境和微任务(2)有问题就解决口清晰的思路口适合的方法步骤口有效的表达上我们的教学英书与生活我们已经进入“新课程新高考”时代,“教学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从解答题目向解决问题”转变,即从语文知识点的僵硬而固化的测试走向“真实情境与典型任务”的“教学评”一致的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的课堂教学当然要向学生“指明”必备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相当一部分学生,我们不“指明”他们就不知道(有的“指明”了也未必能掌握),但这已经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一一在未来的测评中也许连基点都算不上。因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关于学业水平考试和命题的建议,“避免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设计
2、考题,避免死记硬背”。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多多地创设“真实的”情境,把“任务”融于情境中进行驱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真问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课文一篇一篇地教,文章是不可能教完的。如果能做到从一篇到一类,这样的教学更有意义,但事实上是很难做到的。如果是做任务,大体上能做到从一个“任务”到一类“任务”。文学即人学,诗歌也不例外。诗歌中的典故,往往言简而义丰。尤其是精当的人事典故,能起到打通全诗内容、点出主旨的作用。此时小情境中的微任务,形式上微小,但功用却很大一一是从一个“任务”到一类“任务”。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谢公”典故的运用即是如此。回到“小情境和微任务”:诗中
3、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明明能飞、为什么还要“登”呢?1 .诵读诗歌,披文辨人全诗出现的人物有“海客”“越人”“我”“谢公”“云之君”“仙之人”“君”。披文辨人:有效的人物是哪些?:只有谢公一一谢灵运。2 .因人寻事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陈郡阳夏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瑛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祖父名将谢玄康乐公、叔祖政治家谢安,世袭康乐公。因人寻事:有效的信息是?:山水诗鼻祖,出身高贵。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而李白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
4、生我才必有用”因人寻事:有效的信息是?:两人都才高自恃,自视甚高。3 .缘事入理(情)谢灵运出身谢氏豪门,自视甚高,热衷政治仕途。但进入南朝刘宋后,他的地位受到威胁,爵位由康乐公降为康乐县侯;仕途受到排挤,后来干脆辞官,带领僮仆门生数百人游山玩水,以此排遣政治上不得志的苦闷。缘事入理:李白在诗中只写谢灵运的原因是?:二人有类似的遭遇一一受到排挤,内心苦闷。4 .人事合一李白自己说能“飞”,为什么还要“登”呢?:“飞”,是说自己梦游天姥山的急切心理。能“飞”不“飞”而要“登”,实际是仰慕先贤。梦游的第一句就是“谢公宿处今尚在“脚著谢公屐”是穿上谢公的木屐,其实是表达对先贤的敬仰。人事合一:确实,
5、高傲如李白,在300年后对谢灵运的称呼仍然敬称“谢公”,是因为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所以,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的志趣。小结:精当的典故有言简义丰的功效,通过“披文辨人,因人寻事,缘事入理(情),人事合一”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远比以前常见的“告知”教学方式好得多。以诗歌内容为情境,以典故的推导为任务,我们也就明白了能飞却要登”的根本原因,也就懂得了李白写作本诗的目的和全诗的主旨。至于梦境,实际是诗人因求取功名在李隆基身边3年现实经历的抽象表达,是赐金放还(被驱逐出长安)后痛定思痛的一场噩梦。PS:有的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梦游路线图,毫无意义,实在不可取。有的典故分析,可以设置成“小情境和微任务”,在简与丰之间打通全诗内容、得出主旨。此时小情境中的微任务,形式上微小,但功用却很大一一是从一个“任务”到一类“任务”。202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