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与汉字变迁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艺术与汉字变迁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摘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一直在发展和演变,从最开始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经过“隶变”,到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些演变过程离不开书法艺术在背后的推动。本文将把“相”字作为代表分析不同时代汉字演变过程中的特点,并试探书写活动、拓刻活动、书写材料等书写因素对字形演变造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求书法艺术和汉字变迁的关系。【关健词】书法艺术;汉字变迁;书写因素一、“相”字字形演变轨迹(一)“相”字的出现一一甲骨文大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后期,相对较成熟的定型文字甲骨文形成了。甲骨文是刻写在兽骨或龟甲之上的文字,它源于物形与场景,免杂的文字则为文字和符号交织在一起,汉字的字形不再是与实物不差分
2、亳的图画,而是经过思维的抽象后,用概括、比喻、象征等手法加工改造的图形符号,这其实是一个文字的图画性逐渐减弱而符号性逐渐加强的过程。甲骨文中的字体大多极具象形,“相”字亦不例外。从图1来看,“相”是由“木”(树)和“目”(眼睛)组成,表示.占人爬上高树远眺侦察,预警放哨。於图1.甲骨文“相”字(二)“相”字的发展一一金文周朝将雕刻或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亦称“青铜器铭文”或“钟鼎文”。金文取代了之前商朝的甲骨文,成为了周朝的主流书体,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笔画干脆,弯笔多,团块多。如图2金文“相”字。相比于甲骨文象形味重,字形复杂,金文做到了相对简单。为图2.金文“
3、和”字(三)“相”字的定型一一篆书大篆在西周晚期产生,与金文共存了一段时期,以周宣王时“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较为显著的特征是结构形体整齐,推弃了绝对象形,奠定了方块基础。但大篆的字体繁杂,书写不便。秦朝统一以后由丞相李斯对文字进行统一规范,对大篆加以简化后改为小篆。小篆形体更加工整,笔致遒健,书写更加便利。如图3所示,这时汉字的线条,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横”“竖”“撇”“捺”以及偏旁部(四)“相”字的质变一一隶书隶书对汉字字体的影响最大,被称为古今汉字的分水岭。它破坏了汉字原先的结构,去除了原先的象形性。隶书在战国时期己经存在,笔画由圆转线条变为平直笔画,表现出彻底的符号化结构上形体分化、合并
4、、简省、突变。如图4所示,隶书的“相”字己出现明显地“横平竖直”,与图3相比多了许多“棱角”,即圆转线条变为平直笔画,这也是汉字在形体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图4.隶书“相”字(五)“相”字的成熟一一草、行、楷到了汉朝,隶书继续演变为章草、今草。至唐代,今草进一步“草化”,书写更加随性放纵,字形百变,笔势连绵,成为艺术范畴的狂草。之后糅合隶书和草书,又产生了字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楷书,盛行于唐代,影响至今。“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如图6,用笔灵活,书写顺畅。加无相图5.草书“相”字图6.行书“相”字图7.楷书“相”字二、书写因素对“相”字字形演变造成的影响(一)书写活动汉字演变的动
5、力是由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根本属性所决定的,从追求书写迅速快捷方面,导致发展的走向是由繁至简,而从辨识度要求来看又不能过简,走向是由简趋繁。作为交际的重要工具,汉字必须要求其在书写活动中兼顾便利和辨识度高。从“相”字来看,其由甲骨文、金文的象形逐渐演简化,尤其是金文到小篆的转变,使“相”字形成了较为标准的木字旁,右边的“目”字也变得结构整齐,书写更加迅速。直到隶书时期(图4),“相”字的各个笔画基本由“横竖撇捺”等基本部件结构化组成,这样有规律性的书法准则也更加符合书写活动的社交需要。(二)拓刻活动拓刻活动对汉字的演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临摹、双钩响拓、刻帖、刻碑等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起着不
6、同的推动作用。由于拓刻活动的进行,人们不再仅仅依靠师徒亲授的方式进行书法传承,通过获得复制品的拓片,便可实现向古代先贤学习的途径,而拓片相对比真迹易得的可能性促进了书法真迹传播的广泛性。如“相”字的隶书体可从普全碑张迁碑礼器碑等处取得,后人以这些拓刻活动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形成了草、行、楷等新字体。(三)书写材料从工具的使用来说,甲骨文是用刀刻龟甲兽骨,没有墨球脂笔的可能,同时,转折点很难逆转,一般用笔重写,书写成方形。如图1,“相”字右边“目”的里面近似于方形。而金文刻写在青铜器等上面,笔画较为干脆,弯笔更多,图2中“目”的里面相较于图1就更加圆润。随着时代发展,书写材料逐渐丰富如石碑
7、、竹简和纸张。隶书最早写在竹简和帛书上面,正因为竹简和帛书相较于石碑等柔软,才使隶书更加整齐平直。而后纸张的出现,可以使丰富弹性并且有稳而健特点的毛笔在纸张表面推行留下印记,借助指手腕运动和笔势变化巧妙构出汉字无穷变化,从而有了草、行、楷等多种字体。如图5、图6等,“相”字的各个笔画流畅顺滑,饶有趣味,这是在龟甲、青铜和石碑上做不到的。三、总结书法艺术与汉字相伴而生。中国书法艺术及汉字产生以后,便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文化史同步发展。中国书法艺术依托汉字为载体,同时书写活动、拓刻活动、书写材料等因素又推动了汉字不断进行变迁。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体、隶书,再到如今的草、行、楷,汉字的变迁历程,也是书法艺术的变迁历程。书法艺术和汉字变迁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创造了一部伟大的历史。参考文献:姜威宁.象形汉字向符号化汉字演变初探美术教育研究23(2013):39.Web.马晓斋.”汉字演变的分水岭隶变教育教学论坛12(2016):103-04.Web.徐忠凯.汉字演变及发展规律简析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4(2019):83-86.Web.秦金根论复制活动对书法艺术发展的彩响中国文艺评论3(2017):93-96.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