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碳”如何用好森林这座富矿&局长在全市加强医疗保障经办能力建设的讲话.docx
《实现“双碳”如何用好森林这座富矿&局长在全市加强医疗保障经办能力建设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现“双碳”如何用好森林这座富矿&局长在全市加强医疗保障经办能力建设的讲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实现“双碳”如何用好森林这座富矿刘世荣,中国工程院院士,森林生态学首席专家,长期从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森林生态恢复的研究,在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经营和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方面有独到的研究,其主持研究的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服务支撑国家生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自1979年我国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来,在几代人的接续努力下,中国的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已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累计完成造林6800万公顷,为全球贡献了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全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然而,成绩的背后一样有隐忧。由于种植的树种单一,相当数量的人工林因外来物种入
2、侵导致大面积死亡。此外,森林火灾、地力衰退等生态问题,也给人工造林带来重重威胁。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艰巨任务,我们该如何发展森林?在种植人工林和保护天然林上,我们又该如何抉择,能不能从森林里找到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力量?毁林开荒给生态造成巨大影响人类自诞生起便依赖森林,农耕时期尤甚,生活所需皆源于此。尽管当时对森林有所利用,但破坏相对有限。进入工业时代,人口激增与工业化进程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新中国成立初期,森林资源成为我们的重要经济支柱,木材作为关键林产品,对工业发展及人民生活改善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森林被视为宝贵财富,也促使众多森林工业局得以成立,以采伐木材换取外汇,助力国家建设。
3、后来我们意识到,森林不仅是木材来源,还是一个生态系统,过度利用会削弱森林的木材生产能力和其他生态价值。因此,现在我们应避免过去的错误,如大面积皆伐,这会破坏森林再生能力。早期皆伐后,虽然也种植了一些森林,但为了生产木材而种植的经济树种生态价值有限,导致生态危机。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北方沙尘暴频发,与过度利用土地、破坏草地有关。为应对此问题,我们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旨在构筑绿色长城,抑制风沙。中国是世界荒漠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被称为“三北”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分布着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戈壁,沙化土地约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90%,是我国荒漠化防治的核心区域。40多年来,重
4、点治理的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三大沙地全部实现了沙化土地的逆转,“三北”地区森林蓄积量从6.13亿立方米增加至30.42亿立方米。1998年我国南北方发生的大洪水给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深入分析后发现,洪水发生的根源在于为了生产粮食而导致江河上游大量的森林被采伐和破坏,毁林开荒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为解决此问题,1998年我们实施了天然保护林工程以保护天然林,相继又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转变为林地。天然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紧密相关生态兴则文明兴。人类发展史与森林息息相关,森林退化会导致生态恶化,最终文明也将消失。现在我们逐渐认识到天然林的重要性,天然林大都在大江大河的上游
5、,为保护人类未来必须保护天然林,这样既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涵养功能,还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复杂关系,是人类生存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财富,没有生物多样性就没有生态系统,最终也会导致人类的灭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海南岛到大兴安岭,各地森林类型各异,由不同树种组成。特定森林的组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具有完整稳定性。理解森林的自然演替对于确定合理的森林组成结构和类型至关重要。天然林的丧失会导致我们对未来造林及其结构缺乏了解,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便无法恢复,诸如许多物种的消失。人类能制造钢铁、工业材料,却无法创造自然
6、演替过程中的新物种。若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人工替代,将失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抵抗力和韧性。因此,人与生态系统密不可分,我们对森林的经营利用不能简单模仿农业系统,不能走传统农业农耕作业方式。人工林经营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避免过度施肥和打农药,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以桂树为例,南方大量种植虽可获得木材,但需施肥和打农药,过量农药、化肥一旦进入河流和地下水,就会污染水环境,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在利用森林时必须认知其结构、功能演变,尊重自然承载力。我国虽国土广大,但干旱、半干旱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多,人口众多且需求多样,生态环境建设是永久话题。单一树种的人工造林存在什么问题目前,我国森林
7、面积2.31亿公顷,覆盖率24.02%,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中国在森林保护、植被建设和修复方面贡献显著,占全球增绿贡献的25%o我国40多年的林业发展不仅造福国内,尤其在改善北方省份环境方面成果突出,也推动了国际生态建设。长期人工林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新的问题。“南演沙家浜,北唱杨家将,东北漫山遍野落叶松”的人工纯林一统天下格局,带来了一些地力衰退、森林病虫害加剧、适应生态环境变化的能力变差等新的挑战。我国大面积国土绿化现在多是单一树种为主,南北方加一起10个树种就占了整个人工林树种近70%,从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具有对环境变化抵抗能力低和生态服务功能差的弱点。比如,松材线虫1
8、982年从美国传到中国,最初是在江苏南京发现,由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材线虫病是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被称为“松树的癌症”。因为没有天敌和本土松树无法抵抗它,再加上我们造的是大面积人工针叶纯林,感染上这个病之后,就会易于大面积死亡。这样,既枉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会导致我们的木材、松脂生产出现问题,还会影响森林的水源涵养调控能力。我国南方所谓的单种人工林往往会出现“绿色的沙漠”。人们看到人工林时会有满眼绿色的感觉,郁郁葱葱的,但如果把林下枯落物和林下的灌草清除之后,林地非常干净,出现“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现象,导致森林本有的生态功能大打折扣。科学杂志曾有篇报道德国森林的死亡指出,德国是林业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现 双碳 如何 用好 森林 富矿 局长 全市 加强 医疗保障 经办 能力 建设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