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10篇.docx
《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10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10篇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篇6早在少儿时期就听说过红旗渠,也从许多报刊宣传上知道了红旗渠,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看到了红旗渠,真正了解了红旗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和感动。一是立足地方自力精神。虽然省同意修建红旗渠,但由于国家经济困难,所有的钱和粮食都需要林县自己解决。林县群众按受益地区锻炼,自备工具,自备口粮。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做,省下每一分钱。据不完全统计,1960至1966年修建过程中,群众自带工具31万余件,其中编抬筐3万多个,自制水泥5170吨,自制水桶18900副,1215吨,烧制石灰14.5万吨,自制各种工具117万件。整个红旗渠建设总投资6865万
2、余元,其中国家出资1025万元,仅占总投资的14.94%。林县人民自力自救1293人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9%。更为值得称道的是,在红旗渠建设的10年中,没有一次请客送礼,没有一处挥霍浪费,没有一例,没有一个人挪用建渠物资,这就是我们党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二是不屈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红旗渠开工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面对国际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和制裁,林县人民“流自己的汗,干自己的事”,充分体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当时,新中国成立只有10年,“一穷二白”,科学技术落后,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这样一条人工天河基本上是靠民工一锤一钎干出来的。不用量具
3、,以盆水为平衡线;没有石灰水泥,工人们自己做的。面对问题,我们应该动动脑筋去解决。面对困难,我们应该想办法克服。红旗渠建设必须经过太行山。由于不时有岩石从悬崖上掉下来,施工安全无法保证,所以必须先从悬崖上清除危险。农民任羊成自愿做除险员。他带领其他农民工,腰上绑着绳子,悬在半空,钩住容易一块一块掉下来的石头。可是,在太行山的半山腰如何放炮呢?农民常根虎当起了放炮能手,他想了一个好办法,身上系上绳索,用火柴点着后,立即脚一蹬,远离点火点一二十米,“轰”一声,炮响了,人却没事。任村公社承担了渠首截流任务,指挥部派出500名壮工组成突击队作战。筑坝需要很多沙子和石头。队员们在t台上跑得很快,脚上有血
4、泡,肩膀红肿,而且不停。一个月内,一般人穿四双布鞋和六个垫肩。在最后10米截流工程中,河水滚滚咆哮。人们喊着口号把一块块巨石、一筐筐石渣、一个个沙袋同时投向龙口,但随即被激流冲走。几个人将几百斤重的巨石抛下,亦无踪影。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带头,由124人组成了三道人墙,手拉手,肩并肩,挺立在寒冷的河水里,在人墙的掩护下,垒起了一块块巨石,贴上了一个个沙袋,填上了一筐筐石渣,终于使大坝合拢,截流成功。修红旗渠的妇女们,也像男人一样睡在露天的山崖下,冬天顶着像刀子一样的山风,夏天受着火烤一样的曝晒,她们就这样度过自己的青春岁月的。当时,让工地上的女孩子骄傲的事是会打铁,会锻石头,会双手扶钎,被喻为凤
5、凰双展翅”,她们比的不是脸蛋和身材,而是比能够抡起十几斤重的铁锤打多少下。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篇7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精神。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修建红旗渠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在艰难的环境下,无论男女老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听从安排,团结协作,才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这种精神是我们今天更需要发扬光大,在工作上不推诿、不扯皮,互相扶持,真抓实干,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创造美好的明天。其三,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修建红旗渠时,建设者们不计个人得失、不讲条件、乐于奉献、不畏艰难、勇于牺牲。从而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也牺牲了许多英雄壮士,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然而人们却
6、从未退缩,而是前赴后继,修渠不止。在忍饥挨饿,吃糠咽菜,设备落后的情况下,历时6年终于修建了人间奇迹一红旗渠,造福了子孙后代。其四,红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帜。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给人启迪,催人奋进。一个单位更需要这种红旗渠精神,现在的条件好了,眼界开阔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减弱,红旗渠精神体现的是林县人的一种本色,也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我们仍需呼唤红旗渠精神,弘扬红旗渠精神,赋予红旗渠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让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努力作好本职工作,为了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愿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永不消逝。学习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7、篇810月30日至11月3日,我参加了自治区机构编制系统2017年党性教育培训I班,专程赴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学习培训。短短几天时间,通过现场实景教学、专家讲座、专题片播放、与当年劳模交流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我对新时期如何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启发。这种精神永不过时,值得在新时期学习践行,也值得各个地方学习借鉴。这次学员们首先进行了体验式教学,走红飘带,水长城;实地参观了红旗渠咽喉工程一青年洞;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仰望峻峭陡立的悬崖,看到水渠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穿腰而过,观摩“铁姑娘打钎”、“凌空除险”等重现的场景;零距离与红旗渠亲密接触,亲身感受和体验了那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红旗渠 精神 心得体会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