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机器知识.docx
《如何解读机器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解读机器知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机器知识指的是人工智能所蕴含的知识。本文讨论了如何获取机器知识,特别是获取机器知识中的因果知识,而后者是解读机器知识的过程。通过对物理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我们提出了解读机器知识的一些原则和模式,同时对一些具体方法,如解读过程自动化和局部线性化进行了讨论。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由自然世界、人类世界、信息世界、智能体世界组成的四元社会。智能体已经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一种客观存在。智能体能够做出预测、进行判断、表达情感,甚至可以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智能体是一个具有知识结构和功能的知识系统,即机器知识。本文就如何解读隐藏在智能体中的机器知识进行讨论。
2、本文所指的智能体是指基于硅工艺技术和图灵算法的人工智能机器,如各种学习模型、计算模型、仿真模型等,不包括利用生物或遗传技术构建的智能体。对于什么是知识,要做出一个令人普遍接受的定义还有待继续深入的研究。这里我们先借用一般的说法,即知识是现象变化的规律。一个智能体能够通过变换将输入转变为输出,或者根据前一个输出调整下一个输出。这种输入和输出以及输出和输出之间的变化规律就是现象的变化规律,所以它属于知识。这种知识被称为初级知识(primaryknowledge)0例如,将现象中所有的变化放到一个表格中就是一种知识的表达(如穷举表达)。然而,人们所需要的知识往往不是这种初级形式的知识,而是要在更高层
3、次上经过抽象的知识,即反映现象变化的普遍规律的知识。这种知识被称为高级知识(advancedknowledge).我们可以根据抽象程度对高级知识继续分层。以TyChOBrahe和JohanneSKepler的工作为例,TychoBrahe通过详尽的观测,列出了大量行星运行的轨迹数据,这些数据只反映了现象(如行星运行)之间的一种关联。直到Kepler成功地总结出三大规律,并揭示出这些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知识才真正成为高级知识。另外,牛顿第二定律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知识表达。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都属于知识,但它们却处于不同的层次。就人类获取知识的过程而言,通过观测获取现象之间的关联关系是最基本的科学
4、活动,而要获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则需要我们对所观测到的数据背后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由于人类总是喜欢且执着地追求现象变化背后的为什么,因此因果关系在人类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人们是否能够以及怎样从智能体获取因果知识这一问题进行了关注。这一过程就是解读机器知识。经过训练的智能体可以完成十分复杂的工作,而且其中一些成果已经超越了人类上千年的文化积累。然而,我们仍然不清楚这些智能体究竟是如何成功的。例如,像神经网络那样的智能体,过度的拟合训练并不能使之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我们不清楚神经网络成功的边界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如何设计神经网络的结构去完成预定的任务。我们不知道是否可以
5、更换训练集使神经网络的表现更加出色。我们甚至不知道神经网络是根据什么来做预测,即它是基于数据还是基于特征。一句话,我们不知道如何信任一个智能体。输入X最简描述原则功能相似原则输出y输出,WJ因果关系图1解读机器知识到目前为止,因果关系仍然是人类理解自然世界的根本基石,而用概率思维描述的关联关系则是推动我们理解世界因果机制的表层现象。Pearl曾说过:回顾过去,我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摆脱概率思维,并且我接受两种观点:第一,人们并不是从概率角度思考,而是从因果效应的角度思考;第二,因果思维很难通过概率语言来描述,它需要一种属于它自己的新语言。第一种观点讲的是事实,即科学知识不是用概率思维的形式来表达
6、的,而是通过因果思维进行表达的。第二种观点讲的是如何解读因果思维。Pearl认为人类现在还没有发明出解读因果思维的数学工具。遗憾的是,当前最受青睐的智能体大都是以概率方式运行的,其所表达的现象之间的关系都属于关联关系。我们能从这些关联关系中解读出蕴藏在其中的因果关系吗?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人类和智能体之间无法相互交流和理解,或者如果人类不能将智能体的知识翻译为因果形式,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遇到极大的障碍,甚至隐藏着风险。物理学是一种典型的利用因果关系来解读自然世界的科学。自然世界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智能体,其中的现象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人类在认识自然世界这些变化及其规律时,采
7、取了因果关系的解读形式。他们希望对现象变化背后的规律给出清晰而准确的表达。这种解读形式主要是通过正则表达式和数学表达式来实现的,从而使得人们不仅可以描述已经发生的现象,而且可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现象,其中后者尤为重要。由于对自然世界的实际运行规律无法直接获取,所以人们只能通过现象观测来猜测”其所蕴含的规律。即使有大量的与现象相关的数据,我们也很难准确、完整地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因此人们在解读自然世界时采用了两条原则(或者信仰),这在牛顿的MathematicalPrinciplesofNaturalPhilosophy,VolumeIII:OntheSystemoftheUniVe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解读 机器 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