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五项措施推动“双本”就业.docx
《优化五项措施推动“双本”就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五项措施推动“双本”就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优化五项措施推动“双本就业九龙坡区情特征突出,位于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既是市场主体大区、拥有登记市场主体24万户,又是劳动者集聚大区、常住人口达到153万。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系列决策部署,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安排,紧紧围绕“稳就业”这项基本民生工程,加强区情研究、切实改革创新、有效促进就业责任重大。重庆市九龙坡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深刻把握区情特点和责任担当,以切实履行职能职责、高效开展资源整合、改革创新就业服务为工作目标,以大力推动本地企业用工、本地人员就业“双本”之间高效互动、有效匹配为工作思路,集中优化数据信
2、息赋能、服务平台升级、就业举措创新、惠企政策落地、服务领域拓展“五项措施”,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向上向好发展。2022年,推动“双本”就业机制以来,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9951人,其中本地人员本地就业23911人,“双本”就业率达到47.87%,同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209人次、就业服务11.57万人次,对辖区1673家企业开展服务4722家次,为实现3年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工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一、数据信息赋能:完善“用工+求职”两端信息数据库,推动岗位供需精准匹配积极打造企业用工动态数据库、升级人力资源信息库,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实现企业用工、人员求职信
3、息全面覆盖、身份实名管理、信息动态更新、数据自动生成。一方面:在用工端,不断完善企业用工动态数据库。以辖区企业用工需求为抓手,在镇街社保所设立企业服务专员,采取问卷调查和分级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服务我区465家企业(包含19家双百”企业、3家领军链主企业、106家区领导重点联系企业和6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摸底企业用H需求,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台账,搭建人力资源机构对接服务平台,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重点保障”的产业用工保障体系。同时联动区内297家重点企业,开展用工监测,积极做好全区就业H作预警预判,为有效解决企业“招H难”与青年群体“就业难”的结构性难题提供重要参考。另一方面:
4、在求职端,不断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库。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结合就业、创业、培训、社保、人才等各项业务经办,及时标识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退捕渔民、退役军人和其他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身份。在走街串巷、走家入户过程中,及时收集招聘信息、登记失业人员信息、宣传就业政策,动态采集统计区内户籍劳动力信息,为辖区居民和市场主体提供基本就业服务。目前,已摸清摸准各类人员的基础信息和服务需求,采集更新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就业台账人员信息56.7万条,并实行常态化动态更新。二、服务平台升级:办好“线上+线下”两端人力资源市场,为用工企业和就业群众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以“重庆市就业网”为基础,拓展我区就业信
5、息渠道,形成市、区、镇街、村社四级就业信息库,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线上线下精准服务。一是进一步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今年来,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离校未就业、“百日千万”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71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人数3935人。发布职位信息4366条,开展职业指导32188次,职业介绍成功7925人次。组织15家企业赴城口开展跨区联动招聘活动,提供技术工、会计、普工、保安等岗位1273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10人。启动“新龙合作”成渝双城经济圈联合网络招聘会,共有200余家企业提供IoOo余个岗位,岗位需求人数达3000余人。二是激发热情做好精准服务。针对不同社区的企业、
6、群众特点,基层工作人员主动作为,进一步拉近企业群众距离,良好解决企业招工、群众求职难题,如九龙街道各社区指定工作人员加入“五级圈群”(区、街道、社区、楼栋、网格五级)担任“首席推荐官”,及时将收集到的招聘信息发到群共享,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最新招聘信息。在山姆会员店招工期间,九龙街道通过首席推荐官”模式,在各个群中广泛宣传山姆会员店招工信息,一天内就为山姆会员店提供了640余个本地求职者,得到群众和山姆的一致好评。三是关注重点困难群体贴心服务。聚焦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4050”等重点群体,出台了九龙坡区“家门口”就业驿站建设指导意见,按照“部署推动、任务先行的原则,解决辖区重点
7、群体”及时咨询、社区快聘“,满足广大群众“足不出户、推荐就业”的根本需求。如石坪桥街道造漆村社区居民陈亚妹,育有两女一子,均未成年,其配偶因病去世,失去了家庭唯一经济来源,每月房贷无力偿还,生活出现重大困难。社区在了解到陈亚妹一家的困难情况之后,通过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途径,为陈亚妹办理了低保,并通过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帮扶措施为其找到了工作,现在石坪桥街道造漆村社区上班,担任平安护卫队员,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愿望,让她既能照顾家庭也能实现自身价值。目前,全区13个镇街已正式挂牌130余个“家门口”就业驿站,计划在10月底前实现全区156个村(社区)“家门口”就业驿站全覆盖。三、就业举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化 措施 推动 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