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美术下册画自己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美术下册画自己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美术下册画自己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美术下册画自己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在造型上开始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勾线、涂色、剪贴、撕画的技能,他们敢动手、爱提问,想象力丰富,大多数同学能用稚嫩的美术语言进行绘画表现。但本节课是他们入学以来第一次进行创作人物画,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心中的“我”,可能是类似童话故事中主人公,也可能是现实的“我”。为了充分了解学情,我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 .有95%的学生听到别人说过自画像。2 .有86%的学生说不清楚什么是自画像。3 .有92%的学生对自己相貌不自信。4 .有98%的学生对画自己兴趣很浓厚。针对
2、学生的这一结果,教师可以结合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启迪小朋友认真观察自己,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并且通过观察和欣赏,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表现自己的面部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自画像也是记录自己成长状态很有趣的一种形式。通过自我表现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二、教材(内容)解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新课程标准指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要贴近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
3、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画自己与学生实际生活最近,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教师能够调动参与造型表现的积极性。本节课又属于看看、想想、画画的记忆画,凭借观察记忆作画,尊重学生主观感受,强调自由表现。在美术课上,“看”是很重要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看”的升华。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学生运用美术眼光捕捉和分析物象的外形特点,观察人物是一个切入点。对人物的观察,要求在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的同时,慢慢体会出表现人物的方法,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三、设计思想美术课程标准强调了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求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中体验“乐趣”“愉悦与成功感”,“产生对美
4、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因此,教师在本节课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照镜子”有趣的活动方式,观察发现自己可爱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相貌特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同学的相貌特点。通过交流和分析进一步感受人物五官中表情变化的规律,通过教师的示范发现自画像的表现手法,通过自我表现体会成功的乐趣。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细致地的观察,大胆地运用绘画方法表现自己的脸型、五官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体验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表现的方法,通过比较自己与同学五官的不同,从而了解五官的特点与差异。(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表现自己,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并养成良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美术 下册 自己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