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县坡改梯项目设计[1].docx
《清水河县坡改梯项目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水河县坡改梯项目设计[1].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清水河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麴方案清水河县水土保持工作站2011年03月1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1.1 水土保持分区项目区位于清水河县中部,清水河流域下游,属黄土丘陵沟壑区、低山丘陵区,主要地貌特征为梁明沟坡,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是水力侵蚀,多发生于沟坡梁即,面蚀沟蚀并行,沟头沟沿均不同程度出现重力侵蚀,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在水土保持“三区划分”中属于重点治理区。1.1.1 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资源评价(1) 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面积80km2,其中耕地3570hm2,占总土地面积44.63%;林地233.7h11,占总土地面积2.92%;草地3948.5hn,占总土地面积49.36%;交通运输
2、用地72h11,占总土地面积0.90%;城镇用地157hm2,占总土地面积1.96%;其它用地18.8hm2,占总土地面积0.24%。人均土地2.44hn,人均耕地1.09hn0详见表5-1。表5-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项目耕地林地草地交通运输用地城镇村用地其他用地合计面积(hm2)3570.00233.703948.5072.00157.0018.808000.00占总土地面积比%44.632.9249.360.901.960.24100.00人均量(hm2/人)1.090.711.200.020.0480.0063.07(2) 土地资源评价经实地调查,对地形、地貌、土壤特性、侵蚀程度等指标
3、分析,按照水土保持规划通则(GB/T15772-2008),根据各类土地的可利用程度,土壤养分分级标准,结合项目区内各土地类型的生产能力,本着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地尽其用、确定土地等级和对各业用地的适宜性,因地制宜合理的利用途径,提高经济效益。土地适宜性评价详见表5-2o表5-2土地资源评价等级表评价指标评价等级二三四五地貌1.00.8-1.00.50.8O.30.50.10.3砂石含量(%)22551515-3030-50有无灌溉条件有无无无无土地适宜性宜农宜农、果宜农、牧、林宜林、牧宜林、牧面积(hm2)61312275600400160占总面积比例(%)7.6615.3470.OO5
4、.OO2.OO根据各项评价指标,得出以下评价结果:一级地占项目区总土地面积仅7.66%,位于坡度3。的平坦地,二级地占项目区总土地面积的15.34%,位于坡面下方的缓坡地,地形较平缓,土层较厚,可作为农、果地利用;三级地占项目区总面积的70%,属缓坡地,耕作利用较难,适合用作林、牧用地;四级地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该级土地坡度较陡,已不能耕作,只适合作为林、牧用地;五级地占项目区总土地面积的2%,该级土地坡度较陡,作为林、牧用地必须采取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1.1.2 土地利用调整原则为改变项目区农牧业生产存在的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土地退化日趋严重的现实,必须首先调整项目区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
5、利用土地是充分保护、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根据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土地利用及生产力现状,结合项目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方向,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确定农、林、牧等各业土地使用方向和布局,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具体为:将坡度小于15以下的坡耕地全部改造成坡式梯田,在水源有保证地区,配套建设相应的节水灌溉工程,并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将坡度大于1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以增加地面植被覆盖,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1.1.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前后变化情况(1)现状农耕地面积3570hm2,其中旱平地178hm2,坡式梯田230hm2,坡耕地3162hn0
6、根据项目区人均耕地面积、土地生产力等情况,本次规划在现有坡耕地上发展2816hn坡式梯田,完成节水灌溉农田面积45Ohm2。将坡度大于15以上的95hn坡耕地退耕还草。(2)现状林地面积233.7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92%,林地面积偏少,且分散,未能起到生态防护效益。所以根据项目区生态环境条件、地力分级以及土地生产能力等,通过项目实施林地面积增加到1033.7hm2,占总土地面积的12.92%,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总之,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和其它各业用地比例的得到合理的调整,有效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使农、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具体见附表1-土地利用现状及调整表
7、。1.2 工程总体布置1.2.1 工程治理原则(1)坚持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原则。(2)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3)坚持生态建设与增加农民收入,尽快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重点项目区和面上造林任务相结合。(5)坚持保护与建设相结合,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国家与地方、集体和个人投资、投劳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1.2.2 工程措施总体布置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式和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全面统筹、科学地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采用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相结合,治坡和治沟相结合的措施进行布置和治理。坡耕地治理措施布置:根据项目区多为丘陵地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水河县 坡改梯 项目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