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2版小学科学课标之简答题、案例分析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2版小学科学课标之简答题、案例分析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2022版小学科学课标之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提升学历、论文发表就找洋葱老师18720796188简答题12 .简述2022课标小学科学的核心素养内涵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科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包括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等方面。13 .简述2022课标中的科学观念的内涵科学观念是在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科学观念既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一些具体观念,如对物质、能量、结构、功能、变化的认识;也包括对科学本质的
2、认识,如对科学知识的可验证性、相对性、暂时性的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还包括科学观念在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4 .简述2022课标中的科学思维的内涵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推理论证、创新思维等。模型建构体现在: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进而建构模型;运用模型分析、解释现象和数据,描述系统的结构、关系及变化过程。推理论证体现在: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创新思维体现在:
3、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16.简述2022课标中的探究实践的内涵探究实践主要指在了解和探索自然、获得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以及技术与工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探究能力、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体现在: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提出科学问题,并针对科学问题进行合理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并搜集证据,分析证据并得出结论;对结果进行解释与评估;准确表达观点,反思探究过程与结果。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体现在:了解技术与工程实践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针对实际需要明确问题,提出有创意的方案,并根据科学原理或限制条件进行筛选;实施计划,利用工具和材料
4、进行加工制作;根据实际效果进行修改迭代;用自制的简单装置及实物模型验证或展示某些原理、现象和设想。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在: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学习过程、反思学习过程与结果。15.简述2022科学课标的总目标支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1 .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2 .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3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4.树立基本的科学态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17.简述2022课标中的态度责任的内涵态度责任是在认识科学本质及规律,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科学
5、态度与社会责任。科学态度体现在: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探究和实践;有基于证据和逻辑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严谨求实;不迷信权威,敢于大胆质疑,追求创新;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善于合作,乐于分享。社会责任体现在:珍爱生命,践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自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对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遵守科学技术应用中的公共规范、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捍卫国家利益。此处省略94题100.简述小学科学课程中如何重视探究活动的各个要素?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与实施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
6、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要素。每个要素都会涉及多个科学思维方法。只有让学生有机会充分练习这些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才能逐渐形成。要避免程式化、表面化的科学探究。101 .简述现代教学媒体及技术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发挥的作用支它能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它可以创设虚拟的问题情境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利用电子探测仪和图像软件包,可以使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更加便利、直观;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有效地获取与共享信息,体现大数据时代相关性研究的便利;现代教学媒体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02 .简述学生在自评和互评时,教师应如何进行引导?常和学生起讨论评价标准,如什么是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什么是好的
7、实验设计,什么样的结论是可靠的,什么样的论证过程是合理的,什么样的数据是可靠的,什么样的知识是可信的促进对评价标准的理解和内化。自评或互评的结果最好不要简单地用等级或分数表达,而是采取质性描述的方法。等级分数不能提供如何设计诊断和改正的有用信息。描述可以让学生较为具体地知道自己学习的情况,找到努力的方向,这远比简单地知道分数更重要。103 .简述小学科学的学习评价主要包括以哪些方面?1 .科学知识。考查学生对本标准所规定的18个主要概念的掌握情况。2 .科学探究。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方式的了解和科学探究能力。3 .科学态度。考查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和探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4 .科学、技术、社会与
8、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104 .简述科学探究中为什么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通过倾听学生,教师还能对各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由教师分析深入到什么程度是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的。由此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105 .简述教师应如何直到学生开展有效的交流?(1)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见解,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甚至生活中
9、不断地提供练习的机会。(2)尊重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的发言,就是“听”,就是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3)小声交流。小声交流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互相干扰。案例分析(一)认识身边的材料结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站在教学设计的角度,评析下列教学案例。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能举例说出身边物品由不同材料做成、一种物品可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幼儿园阶段,儿童曾用积木搭房子、用卡纸做手工、用泥巴捏泥.他们对木头、纸、黏土等并不陌生,但还没有从材料的视角对其进行过观察
10、,也没有思考过某种材料有什么特点、各种物品与材料有什么关系等问题。教学时,首先开展“家里的物品是用什么做的观察活动,帮助学生识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材料,丰富学生对材料的感性认识:其次进行给材料宝宝找家的探究性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识别常见材料的同时按照材料的种类对生活物品进行分类;最后通过“介绍我的文具盒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同种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做成,一个物品可以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为进一步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的软硬、轻重、光滑粗糙、是否透明等特征做好准备,逐渐认识到人们利用不同材样的特点来制作需要的物品。通过本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各种材料的探究兴趣,打开认识材料世界的一扇门。参考答案案例分析(
11、二)植物是“活”的吗结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评析下列教学案例。“植物是活的吗?带着这个问题,学生把自己在一个月前种养的植物带到课堂上来,找一找“它是活的吗这一事实的证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完成的观察记录表再次观察自己种养的植物,回顾种养过程中植物发生的变化以及植物养护的经验,与组内同学交流那些能说明“植物是活的这一事实的现象。交流过程中,学生可能体现出一些前概念,如认为有香味、有叶、绿色、长在泥土里、有茎等就能说明植物是“活的。教师可顺应这些观点,补充相关证据,如茎、叶完整的枯萎植物,非绿叶植物或水生植物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交流分享植物养护的经验。学生可
12、能会回答:我会给植物晒太阳、浇水、施肥.此时,教师可帮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肥料等。教师可出示春、夏、秋、冬四季樱花树变化的图片,播放相关视频,提出问题:如果继续种植植物,植物会怎么样呢?通过让学生观察同一棵树在一年中经历的变化过程一一开花、花凋谢、长出茂盛的叶、结出果实、落叶等,帮助他们认识到植物会生长变化说明它是“活的。此时,教师可进一步让学生思考这棵树下一年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植物生长变化具有周期性。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忆之前的观察、讨论,请学生小结,说说哪些证据可以说明植物是“活的。最后,教师出示一株“开花植物(仿真花),引导学生结合已有概念或从相反的角度思考仿真花为什么不
13、是“活的。学生通过举例说出仿真花的非生命特征,从反面说明植物是有生命的。参考答案案例分析(三)观察青苔结合下列案例,简析“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关系在石头上的植物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观察青苔的特征。学生产生疑惑:青苔有根、茎、叶吗?教师:你们自己去探究一下。学生自主观察,阅读资料,交流讨论。当学生提出不知一株完整青苔是什么样时,教师利用展示台示范、讲解、指导学生操作,分离找出一株完整青苔的方法。之后与学生一起找出一株青苔,观察并面出它的特征。参考答案案例分析(四)木星有几颗卫星?对于下述课堂上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教师在简介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
14、学生否定了教师说法:“不,教师,应当是15颗。“另一位学生立即补充:“不,是16颗。教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懂得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教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她回答,“近来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教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畴的确陈旧过时了,教师也落后了。木星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咱们再研究、核算好吗?参考答案案例分析(五)液体的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片断。学生被分成了12个小组,桌上摆放着各种不同的实验器材。经过一系列实验后,学生认识到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师因势利导地问:“其他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学生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
15、教师故作疑惑状/那怎么办?李丽说:“我们也可以像水的实验一样试试其他的液体呀!她的回答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赞同。教师见“时机成熟,就对学生进行了分工并指出了实验的方法。“1一3小组研究黄酒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本领,方法是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黄酒加热;4一6组研究酱油,用蜡烛给锥形瓶里的酱油加热;79组研究红墨水,把盛有红墨水的小药瓶放在热水中;1012组研究酒精,用热毛巾捂住装有酒精的烧瓶。手冷则放在统一规格的冷水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了。请结合小学科学新课标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参考答案案例分析(六)食盐溶解有位教师在进行溶解一课教学时,给每组学生提供了材料:盛有水烧杯,筷子,小包盐。并让学生猜一猜食盐放入水中会不会溶解,然后让学生实验:把盐放入水中,搅拌后食盐不见了。接着教师分别做了沙子、高锌酸钾与否溶解演示实验。最后教师指引学生填书上表格石子、红糖、粉笔、肥皂、洗衣粉、橡皮与否溶解。这些为什么不是科学探究活动?如果你教这个内容,如何来设计探究活动?请写出探究活动设计思路。参考答案案例分析(七)沉与浮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参考答案案例分析(八)认识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