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牧笛与千载牧歌.docx
《四季牧笛与千载牧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季牧笛与千载牧歌.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四季牧笛与千载牧歌摘要:“牧童”,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典型意象,从先秦而来,于唐诗中得以表露,又在宋诗中获得传承与衍生。本文以唐宋诗人叙写“牧童”的审美指涉为切入点,探讨全唐诗与全宋诗中与“牧童”相关的表述,解除关于“牧童”主题单一象征的成见,呈现其富于张力的意蕴结构,阐发灌注其中纯真、自在的共时人生理想,及其与世俗对立的历时文化精神,期与唐宋文土思想之脉动进行某一种程度的对话。关键词:牧童牧歌唐宋诗人审美(一)牧童与笛:羌笛与牧笛的交响自古羌人以牧羊为生,汉许慎说文解字:“羌,西戎牧羊人也。”1汉应邵风俗通义:“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从羊、人,因以为号。”2牧羊与羌笛成为羌人生活的
2、两项指标。自古以来关于“笛”之发源,就有羌与汉二种,南朝梁沈约宋书有:“笛,案马融长笛赋,此器起近世,出于羌中,京房备其五音。又称丘仲工其事,不言仲所造。风俗通则日:丘仲造笛,武帝时人。其后更有羌笛尔。m3可见难以判断“笛”是出于羌人之手还是由汉人所造。“牧笛”,作为时常与牧童双双出现的高频意象之一,既与牧童的视觉造型特征相呼应,又兼备听觉感知的审美特性。研究牧童诗的学者对“牧笛”多避而不谈或一笔带过,是因为“牧笛”在诗文中出现频率过低而存在感单薄的原因吗?带着疑问,笔者利用数据库进行了一番资料爬梳,将约莫五万七千首唐全唐诗及二十五万四千首全宋诗中的“牧童”、“笛”、“牧笛”、“羌笛”等相关意
3、象作了简单的频率统计:由上表可知,唐代牧童诗在全唐诗总数中占比约千分之一,全宋诗中大约每一千首诗中也有一首带牧童意象的诗,牧童诗在唐宋诗占比可谓是平分秋色。然引“牧笛”入诗的比重却明显失衡,“牧笛”一词于宋诗中出现频率远高于唐诗,唐诗中高频出现的“笛”并非“牧笛”而是“羌笛”。实际上,唐诗中“牧童”所吹之“笛”也有“羌笛”,如“牧童何处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声。”7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便收入了“羌笛含流咽”8、“白雁兼羌笛,几年垂泪听”9等诗作,骚人迁客多借“羌笛”演绎著怀乡之愁、羁旅之疲和别离之伤。10唐诗中仅有两首引“牧笛”入诗之作也承袭了“羌笛”的调值审美趋向:唐韩保有汉江行次),借“牧笛
4、”来痛忆家乡旧钓矶”,11唐张乔的题河中鹳雀楼亦以夜风中的“牧笛”声勾起“天涯归计欲如何”的感叹。12而宋代诗人对“牧笛”的调性记忆多置于四季流转的物候中加以感知,其中“牧笛”与春相联的诗歌数量有6首,与夏相连4首,与秋相联13首,与冬相联8首。笔者尝试寻找“牧笛”与“牧童”的内在联系,形构出具有“牧笛”调性特色的审美范畴,试图从“四季牧笛”的视域对这些含“牧笛”的牧童诗加以分析(以下按春、夏、秋、冬季节分别对应引诗):政坐清幽闻牧笛,一声吹断碧云寒。(宋.邵棠闲居)13篇声院来谈旧,牛背安闲胜策肥。时听樵歌时牧笛,间披道嬖间农衣。(宋.高铭春日田园杂兴)14响级车于林野,度牧笛于阡陌。嘉宾可
5、以娱,尘襟可以释。俯槛草芋羊,怀人情脉脉。(宋.唐仲友续八咏薰风夏更宜)15大峰舒肆小峰峨,帘幕中间坐五侯。立断斜阳吟不透,一声牧笛满林秋。(宋.徐鹿卿爱山堂七绝句其二)16牧人乐下牧,背骑吹短笛。愿同尧时民,歌将土壤击。(宋.梅尧臣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牧笛)17月淡烟深听牧笛,死生常事不须愁。(宋.陆游看梅绝句五首其二)18荒草冈头牧笛,急舂屋角吹烟。短景做催冬日,微暖号小春天。(宋.邓深冬郊)19春之“牧笛”吹断阴寒,吹出农家安闲之歌,归隐田园,充实和乐;夏之“牧笛”吹散永昼躁动,吹开宾客“尘襟”,推心置腹,“人情脉脉”;秋之“牧笛”吹满山中舒景,吹颂丰年之歌,与民同乐,百姓安居;冬之“牧笛
6、”吹淡生死之忧,吹紧风霜袭腊梅,催促短景,向春而生。宋代“牧笛”融合了“牧童”自由自在的意蕴,扬弃了“羌笛”哀怨悲怆的力道,跳脱诗歌伤春悲秋”的抒情传统。在此基调上,多处于江南视域中的宋诗把“牧笛”的“自由性”与“愉悦感”放置于四季循环的时序中咀嚼,将其妆扮成流转于四时光景的自由精灵,情、景、音三位一体呈现,也形构出更加开阔的心境及更宽广的审美视域。(二)牧歌:回归东方之音有关“牧歌”的研究,学界多集中于西方文学及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探讨。在西方,“牧歌”最初是一种文学题材,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诗人忒奥克里托斯(公元前310公元前250)所创作的大量描述牧人爱情与田园生活的诗歌,20后古罗马诗人维
7、吉尔(公元前70公元前19)的十首组诗牧歌问也被称为是“牧歌与“田园诗”的典范,22“牧歌”也由此生发出更加丰富的内涵,从文学品类引申到文学批评理论。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多用它来描述乡土题材作品中的抒情风格和创作基调,刘洪涛曾定义:“牧歌本是一个取自西方的文学术语。”21相较之下,中国古典文学中“牧歌”的出现并非是进行专题诗歌创作,而是源于牧人真实的生活经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收录蜀诸葛亮的梁甫吟,题序引陈武别传云:武常骑驴牧羊,诸家牧竖十数人,或有知歌谣者,武遂学泰山梁甫吟幽州马客吟)及行路难)之属。23牧竖成群结伴传诵歌谣,“牧歌”即为牧人吟咏传唱之歌,歌的内容多为当时口耳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季 牧笛 牧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