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代衰亡原因.docx
《浅谈唐代衰亡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唐代衰亡原因.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浅析唐朝衰亡原因肖营子高级中学唐友李唐王朝289年,21个帝王的“大治大乱。难忘“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清史美誉,难忘“元和中兴与“大中之治的末日余辉。安史之乱成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黄巢起义瓦解了唐王朝的政治生命。曾经辉煌世界的大唐王朝,是若何走向衰亡的本文试图从5个角度探究一下大唐帝国的兴亡沧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场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
2、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经济矛盾,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安史之乱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具体说,是唐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安史之乱经历了安禄山起兵、唐廷还击、长安失陷、马嵬兵变、肃宗即位、睢阳之战、安禄山被杀、邺城之战、史思明复叛、乱事告终等阶段,其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社会混乱。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燃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楼荆(楼应
3、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八2、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根基,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3、剥削加重。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缺乏,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锋利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这些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4、边疆不稳。经过安
4、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5、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6、西域得失。其实就历代原王朝而言,经营西域不外乎内外两方
5、面的原因。就内部来说,控制了西域既可张扬国威,又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就对外来说,控制了西域就可以牵制和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并进而保障河西,陇右的安全,防止南、北两个方向游牧民族势力的集合。吐蕃攻陷关陇之后,西域地区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意义,西域的存亡对整个唐朝边防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所以西域虽有“奉国之诚”,朝廷却因“事势不及相恤,不得不采取了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顶峰跌入了低谷。柏杨曰:“安史之乱是唐王朝政治腐败和军事管理松懈的结果,它与前几次的政治斗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
6、性质。以前的政治斗争,仅仅是皇族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目的并不是为了推翻唐朝的统治,而这次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唐朝统治者,目的是要改朝换代。晚年的唐玄宗已经失去了年轻时候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安禄山正是在他一步步的放纵之下走向反叛道路的。梁启超说:“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只是一个有野心的莽夫。他实行残暴的军事政策,激起了老百姓的极大愤怒,一场不得人心的战争最终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这次打击却把唐王朝从兴盛的顶端拽到了“死亡的边缘。“安史之乱留下的各种隐患导致了唐朝最终走向了覆灭的道路。“喜那么连横而叛上,怒那么以力而相并:藩镇割据藩镇割据通常指
7、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公元712年公元756年)时期,由于均田制瓦解,建设于其根基上的府兵制亦随之瓦解,开场实行募兵制,募兵制的恶性开展形成了藩镇割据。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大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
8、显着,经常以一个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藉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贺拔延嗣被任命为凉州(治今甘肃省武威市)都督,为防范吐蕃的入侵,河西藩镇成为唐朝第一个藩镇。唐玄宗时开场置有大量的藩镇。例如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始置幽州藩镇(驻今北京市)节度使与朔方藩镇(驻今宁夏灵武市)节度使。开元五年(公元717年)置剑南藩镇(驻今四川省成都市)节度使。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开场设置安西四镇节度经略使。至唐玄宗天宝年间,已增至10个节度使:河西节度使、范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平卢节度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唐代 衰亡 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