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住权制度探析》10000字(论文)】.docx
《【《我国居住权制度探析》100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居住权制度探析》10000字(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我国居住权制度研究目录引言一、念1(一)居住权的含义1(二)居住权的特征2二、居住权制度的起源及其发展2(一)居住权制度的起源2(二)居住权制度的发展3(三)小结3三、蹄权制度的价值3(一)居住权制度的现实意义3(二)居住权制度的立法意义5一、居住权制度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一)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至第三百七十一条的内涵5(二)居住权制度存在的问题7二、国外蹄权制度经验8(一)国外研究现状8(二)我国未移植居住权的历史原因分析io三、对于民法典中居住权制度完善的建议10(一)增加法定居住权10(二)建立多元化的居住权制度H()明确居住权与抵押权的权利顺位12(四)明确居住权的灭失方式12引言
2、“我国对于居住权的立法规定可以追溯至物权法草案第四次审议稿第十五章,但是在后续的审议过程中该规定被删除“。如今居住权制度再次被写进民法典,居住权也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居住权在如今社会中已具有现实存在的巨大必要性,对于居住权法律制度的研究及立法在目前是利大于弊的,但是因为我国居住权法律制度研究立法还属于一个起步阶段,故相关制度并不完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于现有的居住权制度进行分析解读并在现有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一、居住权的概念(一)居住权的含义罗马法认为居住权是指非权利人即非所有权人可以居住使用他人房屋的权”参见新物权法草案删除有关“居住权的规定-法治聚焦-行业互联网资源库利。在民法典出台之前,在
3、21世纪初,中国政法大学的江平教授提出为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居住权保护应当将其列入我国物权法。在新实施的民法典中,对居住权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从民法典第366条可以看出居住权是一种为了居住而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权利人可以依据合同或遗嘱设立居住权曳(二)居住权的特征1 .居住权具有排他性居住权属于物权,所以同一般物权一样,居住权人对房屋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可以排除他人干扰,可以自由进行占有、使用居屋。2 .居住权是有限制的物权居住权人所享有的权利是附条件权利,居住权是定限物权的一种。居住权的主体多为自然人,基于自然人生命有限性,居住权亦有相应限制。除此之外,通过合同等设立的居住权也是有时间期限的。
4、3 .居住权的主体不局限于自然人居住权创立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权,以此目的为出发点设立的居住权仅供自然人享有,法人或非法人组织无法享有。但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居住权制度日趋完善等,居住权制度逐渐发展到具有投资属性,由此,法人或非法人组织也可以开始享有居住权。二、居住权制度的起源及其发展(一)居住权制度的起源居住权源于罗马法外在古罗马时期,家长权人可以决定家族每个人的婚姻嫁娶等,在财产方面,家长权人所有家族的一切财富。伴随罗马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罗马法开始削弱家族体制下的绝对特权,由此,传统的婚姻制度衍生出一种新的婚姻形式一一无夫权婚姻。已婚妇女不再处于丈夫的夫权控制,亦不能享受丈夫家族的庇护,在丈夫
5、去世后不能获得去世丈夫的遗产,丧偶的妇女将面临生活困难。同时期,罗马被解放的奴隶由于没有财产,生活也面临各种困难。为此罗马法规定丈夫或家长可以为妻子或奴隶设立房屋的居住权,以保障基本的生,参见民法典第366条: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褥要。参见周柑:罗马法原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活条件。(二)居住权制度的发展多国先后参考了罗马法的居住权立法体系。法国主要以十二个条文来详细规定居住权。德国法律中保障性居住权规定,房屋所有人可以自己使用房屋或者设立居住权,居住权人可以与其家庭成员等共同享有该权益。长期性居住权人对于房屋可以转让或继承甚至
6、出租。意大利民法典规定了居住权的一般条款;对于居住权的相关规定不明确问题的解决,第1026条补充可以引用用益权的有关条文支瑞士民法典严格限制居住权于传统家庭领域,该法规定,居住权是一种针对居屋整体或者部分及其附属部分享有的权利之(三)小结罗马法建立的居住权制度有利于保障弱势群体基本人身权利。居住权使居屋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割,房屋的使用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许多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基于罗马法居住制度的居住权制度。基于各国国情,自罗马居住权设立以来,各国在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居住权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定。由此证明,不管是过去的罗马家长时代还是时刻发展、制度开明的现代,居住权都有存在的现实意义,在我
7、国也不例外。三、居住权制度的价值(一)居住权制度的现实意义基于民法典对于居住权制度用益物权的定位,权利人以居住目的去使用他人房屋。此外,我国的居住权除了基础保障作用,应当具有促进社会投资和消费等的多重作用。1 .居住权制度有助于解决弱势群体的居住需求在民法典出台之前,我国婚姻法规定了离婚时分割共有财产。但在司法实务及现实生活中,男女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贡献及定位并不平等,导致婚姻中男女占有的资源、扮演的角色不同,从而导致分割共有财产有时并不公平,可能会造成一方生活困难的情况。比如如今更多的是男方在外工作,而女性负责全职照顾家庭。在这种情况中,若夫妻共同财产较少,分割共有财产对女方并不公1参见费安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居住权制度探析 我国 居住权 制度 探析 10000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