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2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x
《0032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321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说明1、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建并赖以生存的物质及精神存在的总和。广义文化是及人类及人类的创建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建和精神创建的全部。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积累而自然凝合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视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验史传承累积凝合的
2、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留意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建的一切供应应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它是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的纯粹的思想观念的产物。4、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5、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记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
3、化事象。文化事象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物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相识产物。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看法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及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肯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9、文化政策:指肯定时代、肯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10、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
4、异及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记之一。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丢失其显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由于每种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同等的地位。11、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及国情为基础。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12、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
5、共同创建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3、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肯定的稳固性和持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14、天下观念:分裂及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大体从商朝起先,王朝就己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实行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特别明晰。以后历朝历代的荒地,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最求统一,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长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15、新石器
6、时代:距今约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运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16、三是五帝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闻时代。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独创者。五帝的人物则有相当的确定性。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话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通过考古发掘和人类文化学探讨证明,五帝传闻并不完全是后人的向壁虚构,它映现着某种历史真实。17、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横贯春秋战国,但也有前后的变更。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老师,他们或是安静地思索,或是广招门徒。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土,他们的思想基础一般在春秋时业经
7、前辈创立,他们的作为是在学派间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本学派的主见。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是争论的论说。2.诸子百家刚好代的互动和相互选择。各学派都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努力适应着社会的要求。学派及学派之间也不断地在相互争鸣中相互汲取、相互影响。18、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后期的墨家学派及庄子的某些理论,及这个学派也有亲密关系。邓析当年特地帮人诉讼,以非为是,以是为非,狡辩术取胜,到公孙龙、惠施则有所谓离坚白、合同异之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及实际(即名及实)的关系问题,有很剧烈的思辩色调。这一派的学说也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0321 中国文化 概论 自考 复习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