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保健要点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岁儿童保健要点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传承更新精诚至善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在儿科范畴之中,保健方法包括食疗、小儿推拿等常见方法,它既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难的问题。普及中医关于儿童的日常保健学问,加强儿童保健,提倡科学育儿,可以降低儿童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提高疾病的防治水平。一、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一)生理特点1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脏腑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反抗和耐受力都较低。2 .朝气蓬勃,发育快速小儿的机体,朝气特殊旺盛,无论是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断快速地发育成长。(二)病理特点1 .发病简单,传变快
2、速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御邪实力弱,抗病实力差,患病之后,传变快速、病情多变。2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朝气蓬勃,脏腑之气清灵,随拨随应,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并且小儿宿疾及情志因素较少,病情相对单纯。二、小儿保健中常用的望诊方法小儿的诊断方法,不外乎望、闻、问、切四法,历代儿科医家在主见四诊合参的基础上,特殊重视望诊。望诊中以望面色、望形态、察舌、察指纹最为重要。(一)面部望诊面部望诊的主要方法为五色主病,与成人相同。(二)望形态望形态就是视察患儿形体的强弱胖瘦和动静姿态。形体望诊包括头卤、躯体、四肢、肌肤、毛发等。(三)察舌正常小儿舌体松软、淡红润泽、伸缩自如,舌面有
3、干湿适中的薄苔。若心火上炎则舌红,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黯或有瘀斑;心阳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阴不足,则舌质红绛瘦瘪。苔白为寒,苔黄为热,苔白腻为寒湿内滞,或有寒痰食积,苔黄腻为湿热内蕴,或乳食内停。舌苔花剥为气阴两虚,光剥无苔为阴伤津亏。地图舌为胃之气阴两虚。(四)察指纹小儿指纹是指食指模侧的浅表静脉。婴幼儿皮肤薄嫩,络脉易于显露,故对于3岁以下小儿察指纹是望诊内容之一。指纹分三关:自虎口向指端,第1节为风关,第2节为气关,第3节为命关。如下图所示:正常小儿的指纹大多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以上。指纹的辨证纲要,可以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带分虚实,三关定轻重”。所谓浮沉分表里
4、,是指纹升浮显露,相当于浮脉,为表证;若指纹沉浮隐现,则相当于沉脉,为里证。通过辨颜色和淡滞,可诊断病证的寒热虚实:如指纹色淡,多为虚证、寒证;如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指纹紫红,多为邪热郁滞;纹色青紫,多为瘀热内结;纹色深紫,多为瘀滞络闭,病情深重。指纹色淡,推之流畅,主气血亏虚;指纹色紫,推之涩滞,复盈缓慢,主实邪内滞,如瘀热、痰湿、积滞等。纹在风关,说明病邪初入,病情轻浅;纹达气关,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纹近命关,示病邪深化,病情加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若非一向如此,则示病情危重。三、小儿日常保健(一)1岁以内儿童1喂养方法:婴儿喂养共有有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三种。婴儿期喂养
5、保健重点是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在医生指导下指导断奶。1.1母乳喂养生后6个月之内以母乳喂养为主要食物的叫母乳喂养。一般来说,于产后612小时即起先哺乳。初生婴儿每隔23小时喂哺一次,34个月内婴儿每隔3小时左右喂哺一次,4个月以后每隔4小时喂一次。断奶时间视母婴状况而定,以812个月最为相宜,夏季不是断奶的合适季节,最好到秋凉以后再断奶。1.2人工喂养以奶粉、牛奶、羊奶、豆浆、奶糕或其他代乳品喂养的称为人工喂养,其中以牛奶最通用。6个月以下的婴儿,必需保证喂养肯定数量的鲜牛奶,但随着年龄增长,全部用鲜牛奶,往往不易做到,因此可加用奶粉冲调。1.3混合喂养因母乳不足而需加用牛奶或其他代乳
6、品喂养的,叫混合喂养。2婴儿护养婴儿期,脏腑气血未充,生长发育快速,护养方面除合理喂养之外,必需留意支配起居作息。衣着要宽松,不行紧束而阻碍气血流通,影响发育。婴儿要有足够的睡眠。婴儿期是感知觉发育的重要时期,视觉、听觉及其辨别实力快速提高,要结合生活的实践,教化、训练他们由近及远相识生活环境,促进感知觉发展,培育他们的视察力。婴儿也要留意精神调摄。3预防接种必需切实依据我国卫生部制订的全国支配免疫工作条例规定的免疫程序,完成预防接种的基础免疫。(二)1岁-3岁儿童1饮食调养此期幼儿处于以乳食为主转变为以一般饮食为主的时期。此期乳牙渐渐出齐,但咀嚼功能仍差,脾胃功能仍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
7、碎。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以谷类为主食,每日还可赐予1-2杯豆浆或牛奶,同时进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多种食物,荤素菜搭配。2起居活动幼儿1-1.5岁学会走路,2岁以后能够并且喜爱跑、跳、爬高。与此同时,手的精细动作也发展起来,初步学会用玩具做嬉戏。幼儿学走路时要由成人牵着走,防止跌跤,又要为孩子保留肯定的自主活动空间,引导孩子的动作发育。3疾病预防幼儿生活范围增大,患病机会增加。要训练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腐败污染的食品不能吃,衣被常常换洗。(三)3岁-6岁儿童此期儿童活动实力较强,智识已开,求知欲旺盛,虽然随着体质增加发病率明显下降,但也要依据这一时期的特点,保障儿童
8、身心健康成长。1体格熬炼此期小儿一般进入了幼儿园,也可能散居。要加强体格熬炼,以增加小儿体质。2早期教化此期儿童好学好问,家长与保育人员应因势利导,耐性地回答孩子的提问,尽可能赐予解答。3疾病预防此期的儿童发病率下降,要利用孩子体质增加的时机,尽可能根治某些疾病。四、小儿常见疾病的保健方法(一)伤食积滞1.主要临床表现:胃纳呆甚至厌食,腹胀,恶心欲呕,口臭,夜眠担心,大便不调。2.保健要点:(1)外治法:常用穴位:神阙穴定位:正值肚脐中心凹陷处。操作方法:用40g紫苏煎沸水,将毛巾在汤内浸泡,拧干趁热敷在腹部,用手顺时针推磨,冷则随换。(2)推拿疗法: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六腑穴
9、、腹阴阳穴。操作方法及要求清脾土穴: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指推法,自患儿拇指的近端推向远端,称之为“清脾土”,三百下。补脾土穴:先用“清脾土穴”的方法对患儿进行治疗,接着再用“补脾土穴”的方法,称之为“先清后补”。食积时,常采纳“先清后补”的方法。分推腕阴阳穴约100下。推三关穴约200下。退六腑穴约300下。治疗食积退六腑穴的次数要比推三关穴的次数多。(3)饮食疗法:举荐食物:炒麦芽、炒山楂、炒神曲、鸡内金、芒果核。食疗举例:炒麦芽20g、炒山楂5g、炒神曲10g,煮水,早晚2次分服。(二)脾虚厌食1.主要临床表现:面色偏黄或偏白,肌肉松软,进食不多也常出现食积,大便多稀清。2.保健要点:(
10、1)外治法:常用穴位:足三里穴定位: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外侧一寸处为足三里穴.。操作方法:用拇指揉法,揉200下,两侧交替,每日2次。可协作的小儿,也可用艾条灸法,灸足三里每次15分钟,两侧交替,每日12次。(2)推拿疗法:取穴及部位脾土穴、腕阴阳穴、三关穴、腹阴阳穴。分推腹阴阳操作方法及要求补脾土穴:补脾土穴有二种方法,一种方是用指摩法治疗脾土穴另一种方法是,屈曲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由拇指楹侧缘的远端推至近端。上述二种补脾土的方法,医者可任选一种,推300下。分推腕阴阳穴: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患儿腕部及手部的两侧背面托住患儿之手以两拇指自患儿腕掌面部横纹
11、的中点,同时分推至腕横纹的梭侧及尺侧,约100下。推三关穴:约推300下。分推腹阴阳穴:使患儿取仰卧位,医者以左右两手的手指(一般用拇指,也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自胸骨下端,沿肋弓分推至两侧的腋中线,分推200下。(3)捏积疗法:操作方法及要求:患儿俯卧,医者两手半握拳,两示指抵于背脊之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示指前方,合力夹住背部两侧肌肉并提起,而后食指向前推,拇指向后退,做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从长强穴起始终捏到大椎穴即可,如此反复五次,但捏第三次时,每捏3把,把皮肤提起1次,每日一次,连续六天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天,再作其次个疗程。也可连续提捏,每天12次,作为保健治疗。但背脊皮肤感染及
12、紫瘢病患儿禁用此法。(4)饮食疗法:举荐食物:淮山、莲子、炒扁豆、茯苓、北沙参、陈皮。(三)夜寐不宁(心火上炎)1.主要临床表现:口舌生疮,心烦担心,易发脾气,夜寐不宁,小便色黄。2.保健要点:(1)外治法:常用穴位:内关、神门。定位: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横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取穴;神门穴在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楼侧凹陷处。(图片错误)操作方法:用大拇指按压神门穴和内关穴,两侧交替进行,每次按压1015分钟。10天1疗程。(2)推拿疗法:清天河水揉小天心:用中指端揉3050次。加清心经100300次:“心经”位于中指末节罗纹面。清心经:用拇指罗纹面着力,从指尖方向向指节方
13、向直推。清天河水150300次: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至肘横纹成始终线。用食指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清天河水。(4)饮食疗法:用灯芯草35扎,或簇新竹叶芯,洗净后煮白粥。(四)便秘(中阳不足)1 .主要临床表现:面色偏白或偏黄,肢冷畏寒,喜饮温水,大便粒状或大便不干却秘结难解。2 .保健要点:(1)外治法:吴茱萸敷脐法。处方:丁香3克,广木香3克,吴茱萸4.5克,肉桂1.5克。操作方法及要求:用法上药研粗末,加粗盐100g,炒温热后装布袋,温度合适后,敷于肚脐,每次30分钟,每日1次。(2)推拿疗法:补脾经300次(3分钟),推肾水300次(3分钟),清大肠200次(2分钟),推上三关100次(
14、1分钟),摩腹200次(2分钟),捏积5遍,按揉足三里100次(2分钟)。以上推拿手法每天1次,5天为1疗程,治疗12疗程。(五)虚汗过多1.主要临床表现:白天动则汗出淋漓,夜眠头汗淋漓,易感冒,面色苍黄。3 .保健要点:(1)外治法:五倍子敷脐法操作方法及要求:处方:五倍子、肉桂,比例10:1.研末备用。取中药粉末30g,用食醋调湿以成形为度,做成一元硬币大小,分别贴在肚脐和左右涌泉穴,外用麝香壮骨膏盖在上面固定。每日1次,连续运用1周。贴药后若局部皮肤出现水泡和破损等应暂停,结痂后可接着给药。(2)饮食疗法:泥纵参黄汤:泥鳏5条,人参须5g,黄黄10g,生姜3片,红枣5枚将泥瞰放清水养3日
15、,令其排出污物,洗净后放油锅中煎黄,加水3碗,同诸药共煎汤取汁饮服。每周23齐(J,连续57周,可补虚敛汗。(六)留意力不集中(阴阳失衡)1.主要临床表现:留意力分散,易受外界影响,好动或多动,或有不自由的小动作,时表情怪异。2.保健要点:外治法:耳穴压豆:选穴:左耳肝、肾、心、小肠、口、缘中、耳背心、耳背肾(七)体虚易感1.主要临床表现:无特殊疾病而体弱易感冒,常见于刚刚上幼儿园的小挚友,常伴见面色萎黄,乏力或手足心热,易汗出,纳食差,大便干燥。2.保健要点:(1)外治法:佩戴中药香囊法贴身佩戴“防感中药香囊”(生黄黄,炒苍术,防风,辛夷,白芷,佩兰,蕾香,艾叶,桑叶,野菊花,花椒,川苜,桂枝,砂仁,苏叶,桔梗,冰片),夜晚置香囊于枕边睡眠,每30天待香囊中药气变淡后更换,连续运用3个月为一疗程。(2)捏积疗法:(见上述“脾虚厌食篇”)(3)食疗:芭参鹤鹑汤:黄芭10克,太子参10克,谷芽10克,鹤鹑1只。五、十个常见推拿穴位保健脾经位置:脾经在小儿拇指末节螺纹面。操作:补脾经时,家长一手握住小儿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