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复仇议》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docx
《《驳复仇议》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驳复仇议》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驳复仇议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驳复仇议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希望能帮到大家!作品原文驳复仇议臣伏见天后时(1),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2),父爽为县吏赵师镉所杀(3),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4);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5)臣闻礼之大本(6),以防乱也。若日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日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糠刑甚矣(7).旌其可诛,兹渭僭(8);
2、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9),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向使刺漱其诚伪(10),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11),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尚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12),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13),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14),枕戈为得礼(15),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16)f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17),而又何诛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根之诛,不愆于法(18),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
3、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19),是悖瞥而凌上也(20)。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21),而又何旌焉?且其议日: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渭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日“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臬E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22):调人(23),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24)日: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25),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
4、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皴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作品注释(1)伏见:看到。旧时下对上有所陈述时的表敬之辞。下文的窃,也是下对上表示敬意的。天后:即武则天(624705),名望(即照),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655年(唐高宗李治永徽六年)被立为皇后,李治在世时即参预国政。后废容(rui)宗李旦自立,称神圣皇帝,改国号为周,在位十六年。中宗李哲豆位后,被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后人因称武则天。(2)同州:唐代州名,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省大荔、合阳、韩城、澄城、白水等县一带。下郅(gui)
5、:县名,今陕西省渭南县。(3)县吏赵师祖:当时的下邦县尉。(4)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武后时曾任右拾遗,为谏净之官.旌(jTng):表彰。闾:里巷的大门。(5)过:错误,失当.(6)礼:封建时代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泛称。(7)若日无为贼虐:如果说不允许贼子肆虐;或者译为:如果说不允许用私刑。凡为子者:凡是这一类的儿子(子报父仇者).凡为理者:理者,审理者,指执掌审判的官员;全句译为:凡是这一类的审理者(徇私枉法者)。(7)赛(dU)刑:滥用刑法.藜,轻率。(8)B(jian):超出本分。(9)制:制定,规定.(IO)剌漱(Wn):审理判罪。(11)原:推究
6、。端:原因。(12)州牧:州的行政长官。(13)蒙冒:蒙蔽,包庇。(14)戴天:头上顶着天,意即和仇敌共同生活在一个天地里.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15)枕戈:睡觉时枕着兵器。(16)介然:坚定的样子。自克:自我控制。(17)谢之:向他认错。(18)(qian):过错。(19)(qiang):杀害。(20)悖瞥(beiao):桀瞥不驯。悖,违背。瞥,傲慢.(21)邦典:国法。(22)周礼:又名周官,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内容是汇编周王室的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的制度等历史资料。(23)调人:周代官名。(24)春秋公羊传:即公羊传,为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另二传是春秋左氏传和春秋谷梁传)。旧
7、题战国时齐人、子夏弟子公羊高作,一说是他的玄孙公羊寿作。(25)推刃:往来相杀。作品译文据我了解,则天皇后时,同州下郑县有个叫徐元庆的人,父亲徐爽被县尉赵师福杀了,他最后能亲手杀掉他父亲的仇人,自己捆绑着身体到官府自首。当时的谏官陈子昂建议处以死罪,同时在他家乡表彰他的行为,并请朝廷将这种处理方式编入法令,永远作为国家的法律制度。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听说,礼的根本作用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倘若说不能让杀人者逍遥法外,那么凡是作儿子的为报父母之仇而杀了不应当算作仇人的人,就必须处死,不能予以赦免.刑法的根本作用也是为了防止人们作乱。倘若说不能让杀人者逍遥法外,那么凡是当官的错杀了人,也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驳复仇议 复仇 柳宗元 文言文 原文 注释 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