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供风系统优化设计及探讨.docx
《双管供风系统优化设计及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管供风系统优化设计及探讨.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摘要:介绍了传统客运列车的双管供风系统工作原理,从管路原理、硬件设计及选型、控制原理等方面,阐述了新型机车智能双管供风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对双管供风装置的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有效提升了机车双管供风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关键词:双管供风;故障;失效;智能化;试验验证O引言目前现有客运机车一般采用双管供风方式为连挂客运车辆供风,即一条管路为供风管,为空气弹簧、塞拉门、集便器供风,称为辅助用风;另一条管路为列车管,为客车制动系统供风,称为制动用风。虽然在担当牵引旅客列车的内燃、电力机车上普遍使用双管供风系统,但该系统在运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1)由于车辆用风的不确定性,制动机用风和双管供风用
2、风易导致在总风压力低的情况下引起制动机工作异常,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2)因供风压力无法满足车辆需要,延误车辆在车站的挂车时间,造成发车晚点,引起旅客投诉,同时造成机务和车辆部门间的责任难以划分;(3)双管供风不足或车辆漏风等情况,可造成车门、集便器、空气弹簧等设备无法正常使用,降低旅客的乘坐舒适度,引起旅客投诉等。鉴于双管供风系统存在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机车双管供风系统的优化方案,该方案采用流量放大结构,优化了系统供风速度,同时实时监测控制机车总风压力、双管供风压力、双管供风流量等数据,并通过分析监控这些数据,对供风管流量进行智能控制。1 双管供风系统优化方案1.1 传统客运机车的双管供
3、风系统原理传统客运机车的双管供风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机车两端分别有一套双管供风模块,其主要组成包括总风切除塞门1、调压阀2、旁通塞门3、止回阀4等。双管供风总风风源取自机车第一、第二总风缸,通过供风支路为后部车辆供风,供风管压力整定值为(600+20)kPa,以满足车辆气动设备的风压需求。其中,调压阀用于整定双管供风的压力为(60020)kPa,供风管压力过高可通过调压阀溢流,止回阀用于防止供风管风源逆流。该管路由气动阀件构成,调压阀存在充风慢、输出风压不稳定等问题。下面将对新型机车智能双管供风装置进行介绍。图1传统客运机车双管供风系统原理图1.2 智能双管供风装置1.2. 1管路原理优化后的
4、双管供风装置管路原理如图2所示。其中,Pl为机车总风风源,虚线框内所有部件集成为一个模块,该模块集成了遮断阀、中继阀、止回阀、精密调压阀、测试口、电磁阀、传感器、流量计。电磁阀1、2分别用来控制遮断阀1、2的开通和关断,压力传感器1采集总风压力,压力传感器2采集供风管压力,流量计采集供风管流量,智能节点包含主电路板和对外电气接口。其中整车安装时可以根据需要在Pl口、P2口处设置塞门。图2优化后的双管供风装置管路原理图该装置采用精密调压阀对供风压力进行调整,中继阀将流量放大,传感器实时监测机车的总风压力、供风管压力及供风流量,通过智能控制遮断阀的通断,准确控制供风流量,同时机车显示输出状态及提示
5、信号,确保机车供风流量和压力的实时监测。1.2.2 硬件设计及选型1.2.3 .1智能节点智能节点主要包括主电路板及对外电气接口,其按照分布式网络智能模块技术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设计,具有CAN及MVB通信功能,可获取列车编组和运行工况信息,并通过采集总风缸压力、供风管压力和流量等信号,判断报警限值并发送数据和报警信息到机车中央控制单元(CCU),并存储行车数据。同时,智能节点还具备控制功能,可根据判断条件对两个电磁阀进行控制。智能节点中央处理器选用在国内外轨道交通领域得到成熟应用的中央处理器芯片(CPlJ),并选用高速A/D转换芯片和FIJISH存储器件,以满足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存储等需要。1.2
6、.2.2电气部件(1)流量计:主要用于对双管供风系统管道内的气体流量进行监测。采用在交流电力机车上广泛应用的流量传感器,该流量传感器符合空气制动系统技术的要求,普遍适用于各型新造机车,质量可靠、精准度高、安全免维护。(2)传感器:主要用于采集供风管压力和总风缸压力信号,作为供风状态判断和流量控制的依据。压力传感器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电流型压力传感器。由于机车总风缸压力范围为750900kPa,因此选用量程为0I000kPa的压力传感器。(3)电磁阀:用于控制供风管两条支路上的遮断阀的通断,考虑到电磁阀失电及故障时不应影响供风管路的正常运用,选用开式电磁阀,即失电时沟通进气口与工作口的气路,实现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管 系统 优化 设计 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