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中后期诗坛性灵论主导下的白居易诗歌接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户中后期诗坛性灵论主导下的白居易诗歌接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江户中后期诗坛性灵论主导下的白居易诗歌接受摘要:日本江户诗坛受中国明代诗学影响深远,诗坛风尚之演变亦大体相同。为抗衡荻生徂征古文辞派,江户中后期诗风转向清新性灵,力推中晚唐诗与宋诗,白居易作为理想型诗人之一备受青睐。释六如接受白诗于温和平易诗风中而自能用熟字以出新的特色,市河宽斋倡导白居易写自我真性情的诗歌风格,尾藤二洲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则体现在“以淡为奇”论,整个江户诗坛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集中体现在这一阶段。关键词:江户中后期;清新性灵;白居易;接受江户时代诗坛先后涌现出以藤原惺窝、林罗山等朱子学派学者为代表人物的儒教劝惩论文学观,以伊藤仁斋为代表人物的人情论文学观和以荻生徂紫、太宰春台、服
2、部南郭等为代表人物的风雅论文学观,以及以山本北山、市河宽斋等为代表人物的清新论文学观。诚如江湖诗社成员大洼诗佛所称“清新语自性灵得,平淡功从锻炼生”,清新论文学观标志明代公安派性灵论思潮在江户诗坛的兴起。这一思潮由释元政首倡,至山本北山而盛行。菊池五山称:“山本北山先生昌言排击世之伪唐诗,云雾一扫,荡涤殆尽。都鄙才子,翕然知向宋诗,其功伟矣。”诗坛倾向由格调转向性灵。这一时期“由于山本北山和江湖诗社诸子对古文辞学派的极力批判和戮力匡正,诗风由瑰丽夸饰的拟唐拟明调一转为平易自然的宋元诗,苏、黄、范、陆等有宋一代名家诗歌无不成为效习对象,风靡一时,而风格平白浅切且对宋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白居易诗歌借
3、此气运重现抬头之势。”著名汉诗人释六如、尾藤二洲、市河宽斋、村漱榜亭等,均是这一时期性灵说的拥护者。释六如好友村漱榜亭曾作诗云“休嗤元白俗,尚胜李王奴”,对李攀龙、王世贞复古思潮极力批判,“奴”字更是对模拟之伪唐诗的指斥。对白居易诗歌的关注和接受体现在相关的诗话诗论及诗歌创作中。当然,这一时期对白居易诗歌的关注离不开白集文献的出版、白氏文集全集本的刊行和白诗选本的编选等,如元和四年(1618)那波道圆刊活字版白氏文集七十一卷、明历三年(1657)据明马元调校本重刊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等,均多次被翻刻,为学者提供了文字精良的白诗读本,扩大了白诗的影响。目前学界对白居易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平安时代,特别
4、是对江户中后期性灵论影响下的白居易诗歌接受鲜有论及,故对这一话题的探讨显得尤为必要。一、“闲披白集喜和平”释六如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释六如(1737-1801),名慈周,字六如,故称六如上人,号白楼、葛原、无着庵,俗姓苗村氏,近江(今滋贺县)人。六如喜读书,好诗赋。葛原诗话称:“诗在嗜办、恒仁木下物二社(D伪唐诗曲憎否、始的乙古辙在改的、宋诗在唱日。“六如喜爱诗歌,却对木下顺庵、荻生徂徒(本姓物部)的复古派之伪唐诗深恶痛绝,于是一改古辙,倡导宋诗,“欲折明人之弊也”。锦天山房诗话亦载“尊者诗,初年犹作时调,中年变格,专出入于香山、剑南之际”,成为江户中后期诗风革新的先驱。六如著有六如庵诗抄葛原诗
5、话葛原诗话后编六如淇园和歌题百绝等,是继诗僧元政之后江户诗坛颇负盛名的禅林大家。六如庵诗抄秋夜诗云:居忧几日挫吟情,残习逢秋旋复生。时玩陆诗病豪诞,闲披白集喜和平。风高絮絮山云断,月落嗷嗷浦雁鸣。老境无人慰孤寂,交游耐久是灯槃。释大典作为六如一生的挚友,称六如诗“其辞宛转,靡不情实自出”。“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幽居时日,六如常吟白居易、陆游诗以遣兴。把玩之下比较而论之,六如认为陆游诗语病在豪放不羁,而对白居易温和平易的诗风更为欣赏。六如宛转言辞中透露清冷孤寂的心境,其“情实自出”的诗文创作,也正受白居易温和平易诗歌风格的影响。六如在其葛原诗话及后编中亦屡次论及白居易。正如释大典
6、在序中所称“涉猎诸家语,聚其类而演绎之、疏解之”“考明字义”以为“学之始”,明确提出葛原诗话是对诸家诗语的分类阐释、注解,考明字义以有助于初学,是日本诗话小学化倾向的体现,引用诗句时多列举白诗以阐明字词之义。如:“诗国”:乐天叙苏杭胜事二、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卜、诗国,字甚夕奇十K、苏杭,二郡八诗,国卜云口卜十九乐天叙苏杭盛世,“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诗国”字甚奇,苏杭二郡乃诗之国也,亦是对乐天诗文创作的褒扬。再如,对白居易诗中高频词汇“小蛮”的细致考究,对于理解白诗大有益处:小蛮八乐天妓名,所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十及毛,十9,然n二又q#n,T9,乐天寻梦得诗还携小
7、蛮去,试觅老刘看。自注小蛮,酒楠,名。乐天又云,高调秦筝一两弄,小花蛮植二三升。彼邦海外mD所贡入蛮5z以呼7、,蛮笺、蛮毡、蛮童、蛮簟,类,盖小蛮榜5z又省小蛮卜呼7、o小蛮是白居易伎名,所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是也。然而白居易又有寻梦得诗:“还携小蛮去,试觅老刘看。”自注“小蛮,酒名”,乐天夜招晦叔又云“高调秦筝一两弄,小花蛮橇二三升”,海外他邦所进贡之物,以“蛮”称呼,如蛮笺、蛮毡、蛮童、蛮簟之类,因此“小蛮横”不能省称“小蛮”。六如“博涉诸家集,若得奇事理语,如获洪宝,即便抄录”,由此而成葛原诗话。上述白居易诗“诗国”“小蛮”语,即是此例。“唯六如(上好尖新玄马熟字在喜青”六如喜
8、好崭新之熟字即变熟为新,俞雄东瀛诗选称六如诗“无蔬笋气”。受白居易诗歌影响六如诗亦喜用熟语俗字,而能自然出新。如其春日杂兴诗:半窗斜日透纱明,风带余寒阵阵轻。啼罢幽禽蹴花起,满阶红雪落无声。“蹴即踢,该句本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II“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句;诗中“红雪”,即枝头红色的花瓣,该词语出现在诗中,较早即见白居易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绿伤粘盏杓,红雪压枝柯”句,六如此诗以“红雪”喻花,便借鉴自白诗。再如庚子除日文三桥红辛夷花戏题二诗,诗下注系出自白诗。“性为爱花虽渴春,春新亦畏老逾新。乐天三十犹多感,况我平分百岁身。注:白诗莫言三十犹年少,百岁三分已一分。”“伯子风流不类爷,似知世上
9、有烟花。芳情香思描来是,真个恼侬悔出家。注:白乐天题灵隐寺红辛夷花诗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在咏九(从一至十各咏其数)诗中,六如还表达了对白居易尚齿会的喜爱:“羲卦未盈周孔赢,洪畴垂范烧丹成。独爱尚齿香山会,韵事千年传姓名。”二、“行探香山奇”尾藤二洲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尾藤二洲(1745-1813),名孝肇,字志尹,号二洲,一号约山、静寄轩、流水斋,伊豫(今爱媛县)川上人,江户中后期儒学者。二十四岁游学大阪,拜片山北海门下,舆赖春水及中井竹山、中井履轩二兄弟交厚。宽政三年(1791)与柴野栗山、古贺精里同任幕府昌平簧教官,时称宽政三博士。二洲著述颇丰,有静寄轩文集静寄轩集静寄余笔等。
10、关于二洲晚年学习白居易诗歌的经历,他自己在读白氏长庆集二首中称:自从知读书,触兴辄吟诗。渊明与太白,所慕曾在兹。性劣终不似,五十忽尔移。偶读白家集,有感欲学之。日日不释手,朗诵无已时。皤皤颁白翁,而效少年为。为之得似否,将来未可知。莫问旁人笑,行探香山奇。香山奇奈何,淡泊无余事。此味真不穷,何人同吾意。好之忘倦者,赋性喜坦易。乐天若有知,必不我遐弃。诗中“白家集”即指题目中的白氏长庆集。日本文坛对白诗的推崇并未止步于平安时期,而是一直延续到后世。只是伴随庞大唐人创作群体的传入,白诗受关注程度较之前独尊地位有所变化。尾藤二洲此诗在对白诗的品读中,一一展示其对白居易其人、其诗的仰慕之情。二洲在诗中
11、自述称喜好吟诗,曾羡慕陶渊明与李太白,但因性情之故,未得其实。晚年偶读白集,便欲学之,对白诗的喜爱甚至到了手不释卷、昼夜吟诵的境地。尾藤二洲作为江户中后期文坛领袖人物之一,他的学白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因其与友人,特别是与古贺精里产生较大分歧,二人之间多有争辩,终相持不下。关于此事,其友人赖春水称:“先生肉角大口,音吐爽亮,诗文皆高朗简远如其人。诗初爱陶、柳,及老又喜白傅。精里先生以为不可,论难往复。栗山先生为调停之,终不合。”尾藤二洲喜欢白诗,被古贺精里批判,认为白诗浅俗不可学。但二洲仍不改其志,对此曾作诗赠答之,以明其志。称余有读白集诗二首,言欲学之意,淳风读而非之,辱赐次韵,以见规,盖戒其入
12、俗也。再依后章韵答谢,非敢啸其规,补前意未备云:诗教贵温厚,何着尘中思。斯道素所钦,大雅岂无意。自知天分浅,聊且就平易。平易莫如白,于中选其粹。采时又采菲,下体在所弃。请君怜弩殆,且为缓衔辔。二洲在诗中再三自谦,大雅之作并非不亲羡,而限于天分不足,故学平易的白居易,诵其诗即知其风格亦同白诗。若说尾藤二洲在这首与古贺精里的赠答诗中尚出于友好,委婉回复友人的质疑。其自述诗,则可视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尝学靖节诗,分毫不能似。去又学香山,才得其影子。不顾旁人笑,聊欲行我是。是非与毁誉,一附东流水。在好友特别是提倡格调的柴野栗山、古贺精里看来,白诗“辞靡调卑”“体格近俗”,不可为学习范式,故多次规诫二
13、洲。但即使面对友人的责难、众人的嘲笑,二洲仍然听从自我内心,坚持学白。不顾是非毁誉,坚持自己最真、最合乎实际的想法,二洲所展现出的豁达淡泊之心境正与白居易相仿。即使不被友人理解,二洲仍要亲自考究“香山奇”一一淡泊。乐天诗自有其无穷的淡泊韵味,喜好坦易之人也必然好之而忘倦。二洲甚至称,乐天若有知,必以其为知己,不疏远抛弃。这里尾藤二洲提出了对白诗的一种新认识,即“以淡为奇”。平淡作为一种自觉追求的理论风格,至宋代始确立,且“崇尚平淡是比追求雅健更为普遍的倾向”。二洲正是在此审美追求的基础上,提出“无文而文”“淡而出奇”的诗学观念。其白香山图赞称:无文而文,谁知其奇。淡而不厌,云月俱微。文兮奇兮,
14、念兹在兹。语言质朴之白诗自有其文采特色,其诗平淡,却自有一番余味,让人有“何曾无文”“何曾不奇”之叹。明代性灵论代表诗人如娄坚、毕自严等,在高举诗人真性情大旗的同时,更提出“奇”。“凡为诗若文,贵在能识真耳。苟真也,则无古无今,有正有奇,道一而已矣。”“夫宋元蕴藉声响,间或不无少逊李唐,至匠心变幻,则愈出愈奇矣。”正是受性灵论诗学思想影响,二洲极力标举白诗之“奇”。“二洲为人恬淡简易,文爱归震川,诗爱陶、柳,皆高明简远逼古,及老又喜白傅。”归有光的散文以情感真挚、平淡自然、笔法清新为长,而陶、柳诗亦曾被苏轼称颂为“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质而实绮丽,腥而实腴”,“发纤秣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15、”。外在风貌简朴枯淡,而内质丰厚,饱含韵味,才是平淡之美。二洲号“静寄轩其名便出自陶渊明停云“静寄东轩,春醪独抚”句。尾藤二洲由师陶、柳,既而转向学温厚和平的白居易诗也是自然之事。尾藤二洲不仅自己喜爱白诗,还极大影响了其门人,特别是“以淡为奇”的诗学观,为其门人长野丰山(1783T837)所继承。长野丰山松阴快谈称:朱文公之文,白香山之诗,皆不依放古人,独别创一体,读之似平稳而实甚奇,俱可见其胆识之大。认为白居易的诗作不依仿古人,而是自创一体,看似平和稳重,实则甚奇,这是白居易对诗歌的大胆创新,其地位值得肯定。江户一度出现日本的程朱学时代,朱熹之文自然被提升到极高的地位。将白居易之诗与朱熹之文并论,对白居易诗歌地位的评价亦甚高。白诗以平淡著称,此处对白诗极力称赞,评价白诗“稳中见奇”,在江户诗话中并不多见,“奇”是平稳之上的“奇”,因而“奇”与“稳”是一致的,非矛盾的。长野丰山的白诗观深受其师尾藤二洲影响。尾藤二洲作为矢志不渝、积极倡导白诗的汉学者,特别是其“无文而文”“不奇而奇”的白诗观,奠定了他在江户中后期白居易诗歌接受史上的独特地位。三、“七帙诗编自写真”市河宽斋对白居易诗歌的接受江户中后期诗坛积极接受白诗者除释六如、尾藤二洲外,还有一位更广为人知的汉学者市河宽斋。市河宽斋(1749-1820),上野国(今群马县)甘乐郡人,名世宁,字子静,又字嘉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