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员)专业管理实务-岗位知识考题.docx
《(劳务员)专业管理实务-岗位知识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务员)专业管理实务-岗位知识考题.docx(7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劳务员)专业管理实务-岗位知识考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对劳务分包队伍综合评价的层面是()oA、公司(集团公司)B、分公司(子公司)C、项目经理部D、施工队【答案】D【解析】在建筑企业不同的层面上对劳务分包队伍的综合评价内容也不同,分为:项目部层面上的综合评价内容、分公司(或公司)层面上的综合评价内容、公司(或集团公司)层面上的综合评价内容。2、劳动力总量需求计划的编制程序不包括()oA、确定劳动效率B、确定劳动力投入量C、确定劳动总产量D、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答案】C【解析】劳动力总量需求计划的编制程序包括:确定劳动效率、确定劳动力投入量、编
2、制劳动力需求计划。3、下列哪项不属于劳务人员个人安全防护工具()oA、安全帽B、防护面罩C、安全带D、遮阳墨镜【答案】D【解析】劳务人员个人安全防护工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工作鞋、防护面罩等。4、有效工作时间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和()oA、必要的休息时间B、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C、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D、偶然的损失时间【答案】B【解析】有效工作时间是从生产效果来看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时间消耗,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和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5、关于劳动力的需求计划表的表格的形式,说法正确的是:()oA、国家及行业无统一限制,各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来制定B、按国家统一格式C、按行业统一
3、格式D、既可按国家统一格式也可按行业统一格式【答案】A【解析】根据3.1.1劳动力需求计划的编制原则和要求条例:在工程实际中,由于对劳动力需求计划表,国家和行业无统一要求,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有自己的表式。6、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必要条件不包括()0A、退出劳动领域B、年龄C、工龄D、城镇常住人口【答案】D【解析】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包括:推出劳动领域、年龄、工龄或缴纳年限。7、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0A、3B、6C、12D、24【答案】C【解析】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8、劳务分包企业的下列人
4、员中,不属于必须具有安全资格证书的是()0A、劳务员B、专职安全员C、项目负责人D、企业法人代表【答案】A【解析】每个注册劳务分包企业的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必须具有安全资格证书。9、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循()的原则。A、平等自愿、协商一致B、公平C、公正D、公开【答案】A【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平等自愿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地位平等C应以平等身份签订劳动合同。自愿是指签订劳动合同完全是出于本人的意愿,不得采取强加于人和欺诈、威胁等手段签订劳动合同。协商一致是指劳动合同的条款必须由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签订劳动合同。10、
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的核发机构是()0A、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C、安全生产监管部门D、质量技术监管部门【答案】D【解析】质量技术监管部门核发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11、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劳动合同的用工方式是()。A、全日制用工B、非全日制用工C、劳务派遣用工D、建筑劳务分包用工【答案】B【解析】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12、下列不属于发包人、承包人约定劳务分包合同价款计算方式的有()0A、固定合同价款B、建筑面积总和单价C、工种工口单价D、暂估价方式【答案】D【解析】发包人、承包人约定劳务分包合同价款计算方式时,应当在采用固定合同价款、建筑面积综合单
6、价、工种工日单价、综合工日单价四种方式选择其一计算。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损失时间的是()。A、施工组织和技术上的缺点而产生的时间消耗B、施工过程中人为过失而造成的时间消耗C、与施工工艺特点有关的工作中断时间D、劳动组织不当引起的时间消耗【答案】C【解析】损失时间,是与产品生产无关,而与施工组织和技术上的缺点有关,与工作过程中个人过失或某些偶然因素有关的时间消耗。14、总包方对劳务分包单位的质量教育主要包括()。A、入场质量教育和日常质量教育B、质量方针教育和质量体系教育C、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控制方法教育D、质量检验标准教育和QC小组活动【答案】A【解析】分包单位的质量教育主要包括分包单位的
7、入场质量教育和日常的质量培训、教育。15、劳务分包队伍安全教育培训包括()三方面内容。A、意识、措施、技能B、意识、知识、规章C、意识、知识、技能D、意识、知识、措施【答案】C【解析】安全教育培训包括知识、技能、意识三个阶段的教育。16、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A、0.5B、1C、2D、6【答案】B【解析】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1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务 专业 管理 实务 岗位 知识 考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