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视野下的安澜戏与祈雨戏.docx
《民俗视野下的安澜戏与祈雨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俗视野下的安澜戏与祈雨戏.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中国戏曲与水崇拜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物质之一,也是万物之源。古希腊人称水为ArChe,意即“万物之母:东方国家的古代哲学也持相似的水宇宙观。印度最古老的诗集梨俱吠陀中有水胎歌篇,诗中写道:“在天、地、神和阿修罗之前,水最初怀着什么样的胚胎,在那胚胎中可以看到宇宙间的一切天神1在中国,水是构成世界的五行之一,是万物之本源。人类的祖先,大多傍水而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发源于大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共同营造了不朽的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则成为伟大的古埃及文明的温床:恒河生发了无与伦比的古印度文明;黄河与长江孕育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从仰韶文化、细石器文化、印纹陶文化、
2、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史前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可见,大量条纹、涡纹、水波纹、漩纹、曲纹、漩涡纹等各种水纹图饰遍布其上,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对水的依赖和崇拜。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古人很早以前就认识到水对人类生活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至于人类的生殖繁衍,也与水密不可分。山海经卷七“海外西经”中记载了一个神奇的被水环绕的“女子国,郭璞注云:“有黄池,妇人入浴,出即怀妊矣。”2诗经中有大量表现男女于水边欢会的诗歌,包括周南关雎郑风漆涛墉风桑中卫风氓周南汉广魏风汾沮海陈风衡门邺风柏舟等十数首。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它体现了古人对水的生殖崇拜。明传奇金雀记第十七出“乞巧”中,贾淑妃即在七夕行“水泊
3、化生”之戏以求子。诗经郑风漆消描写郑国一对青年男女三月上巳在水边欢会的场景,然而表面上丝亳看不出它实际描写的是祓禊仪式。实际上,以祓除不祥为基本目的的祓禊活动,最终指向对水的生殖崇拜。中国戏曲有不少以三月祓禊为背景的爱情题材作品,如元杂剧中白朴的裴少俊墙头马上、石君宝的李亚仙花酒曲江池、乔孟符的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等等。传奇中如观音鱼篮记中“祝金宠寿”一出,演三月三日,张、金两家同去求子,并且指腹为婚。这也是水主生育思想的一种表现。再如金雀记第六出议姻,也发生在上巳节这一天。杂剧双莺传中亦有“闹嚷嚷八月中,七月七、九月九、三月三,待何时、待何时蓦遇两个真正才华,十分情趣I;玉人儿,委他做风流婿3
4、的唱词。这些都是祓禊与婚姻、求偶相关的例证。在水生万物的正能量之下,作为事物的另一面,水以其浩瀚无边、变幻莫测让人类觉得困惑和不安,大规模的洪水暴发常常给人们带来灭顶之灾。所以水崇拜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对水的敬仰,二是对水的畏惧。对水的畏惧一般产生在三种情况下。第一是捕鱼为生的渔民,他们的生活来源来自水中,而江海、湖泊、河流中似乎存在某种黑暗的力量,会让他们在捕鱼时遇到危险,舟覆人溺。第二是来往于水路上的货船、客船,难以预测的漩涡、激流、狂风巨浪随时可能让它们葬身水底。第三是傍水而居的人们,洪水会淹没他们的田地、吞噬他们的居所和生命。杨潮观吟风阁杂剧有李卫公替龙行雨一剧,演李靖代龙往河东行雨
5、,他见旱情严重,便将龙母嘱托的瓶中甘露尽皆洒向人间,致使河东发大水,千亩良田被淹,万户无家可归。这便是古人将大自然的水患归于龙等水神向人间发难的体现。在人类不能合理解释这些水患发生的原因以及不知道如何解决时,就虚拟出了水怪、河神等掌管水的神怪。苏联哲学家普列汉诺夫就曾指出:“人把自然界的个别现象和力量加以人格化。为什么呢?因为人用同自身类比的方法来判断这些现象和力量:在他们看来世界似乎是有灵性的;现象似乎是那些与他们本身样的生物,即具有意识、意志、需要、愿望和情欲的生物的活动结果。这些生物就是灵。4如上古神话中的河神“冰夷”,水神“天吴,海神“禹虢”等,都是人面兽身,人面鸟尾或人头蛇躯的怪物。
6、也有将水患的成因归咎于“失政”等人为原因,如魏书灵征志引洪范论说:“大水者,皆君臣治失而阴气蓄积盛强,生水雨之灾也。5人世间的不平、冤屈等会引起自然界相对的反应,元杂剧窦娥冤中,含冤而死的卖娥临终发三桩誓愿一血飞白练、六月降雪、亢旱三年,其中两桩都与水有关,这同样是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朴素观念。在对待洪、涝这两种由水带来的灾害的态度上,绝大部分古人出于敬畏选择礼遇与祭祀。如元杂剧柳毅传书的主人公柳毅,民间认为他是洞庭湖水神。据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卷上说:“洞庭神君相传为柳毅。其神立像,赤面,獴牙,朱发,狞如夜叉,以一手遮额覆目而视,一手指湖旁,从神亦然。舟往来者必临祭,舟中之人,不敢一字妄语,尤不可
7、以手指物及遮额,不意犯之,则有风涛之险。”6柳毅本一文弱书生,遇龙女后被洞庭神君召为婿,龙王因为柳毅相貌过于斯文,不能摄服水怪,所以“付以鬼面,昼戴夜除”,时间长了,面具和脸渐渐合二为一。另据山东潍坊柳氏后人手抄柳毅传残本内容,唐代时柳毅被敕封为河平王,即为黄河水神。而在江苏民间,则称他为柳将军,掌管天下江河湖海。明隆庆四年(1570),时任淮安知府的陈文烛在其柳将军庙记中记载了柳毅显灵的事件:“隆庆辛未熨五月,淮泗大溢,黎民昏垫。秋八月,水复溢,环城不消。士民告余日:水神有柳将军者。余檄山阳县令具主设牲,同祷于淮之滨。水夜退尺许,士民神之。告余日:将军捍水患,宜庙祀之。7也有选择以对抗的态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俗 视野 安澜 祈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