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站过既有铁路线通道顶管顶进施工方案.doc
《客站过既有铁路线通道顶管顶进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站过既有铁路线通道顶管顶进施工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某某西客站过既有铁路线通道顶管顶进施工方案为不影响某某西客站的铁路交通的正常运营,采用顶管顶进施工工法。其工法特点是在铁路旁施工两工作井,在工作井内顶管机安装就位后顶进,将混凝土管或钢管顶进穿越铁路。工程地理位置 采用联络通道使某某西客站和16号线地铁站相连,联络通道需穿越9股既有铁路。具体见图1。一、总体方案本施工方案采用大刀盘土压平衡式矩形顶管机进行掘进施工。该矩形顶管机两个3m3.5m的大刀盘,由八根偏心轴驱动,对前方土体进行全断面切削,将矩形管节外形尺寸为6000mm4000mm顶进,该顶管机充分利用了机电液一体化的先进技术,采用结构紧凑的闭式液压系统和PLC电气控制系统。工作井基坑围
2、护结构采用SMW工法,即在水泥土搅拌桩内插入H型钢作维护结构,然后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进行内部结构的施工。因此混凝土挡墙预埋钢圈,SMW工法即为工作井的洞圈封门。顶管的出洞过程即为搅拌桩内拔除H型钢和顶管机头经过出洞段加固区并进入原状土体的过程。顶管法施工过程如下:先施工工作井,作为顶管的起点和终点,工作井内安装液压千斤顶和承压垫板。千斤顶将带有切口和支护装置的工具管顶出工作井出口孔壁,然后以工具管为先导,将预制管节按设计逐节顶入土层中。二、顶管出洞段施工1-混凝土管节 2-吊车 3-压浆总管 4-工作井 5-配电箱 6-操作台 7-主顶油缸 8-后靠 9-顶环 10-基座11-小车 12-土
3、箱 13-纠偏油缸 14-顶管机图1 顶进工艺图2.1井下准备工作洞门安装 由于洞圈与管节存在着11.4cm的建筑空隙,在顶管出洞及正常顶进过程中极易出现外部土体涌入始发井的严重安全事故。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施工前在洞圈上安装帘布橡胶板密封洞圈,橡胶板采用12mm厚钢压板作靠山,压板的螺栓孔采用腰子孔形式,以利于顶进过程中可随管节位置的变化而随时调节,保证帘布橡胶板的密封性能。基座安装基座定位后必须稳固、正确,在顶进中承受各种负载不位移、不变形、不沉降。基座上的两根轨道必须平行、等高。轨道与顶进轴平行,导轨高程偏差不超过3mm,导轨中心水平位移不超过3mm。后靠自身的垂直度、与轴线的垂直度对今
4、后的顶进也至关重要。钢后靠根据实际顶进轴线放样安装时,与始发井内衬墙预留一定的空隙,固定后在空隙内填C20素砼,使钢后靠与墙壁充分接触。这样,顶管顶进中产生的反顶力均匀分布在内衬墙上。钢后靠的安装高程+80mm,-100mm;水平:100mm。主顶的定位及调试验收 主顶的定位将关系到顶进轴线控制的难易程度,故在定位时要求与管节中心线成对称分布,以保证管节的均匀受力。主顶定位后,需进行调试验收,保证12个千斤顶的性能完好。顶管机吊装就位、调试验收为保证顶管出洞段的轴线控制,顶管机吊下井后,需对顶管机进行精确定位,尽量使顶管机轴线与设计轴线相符。在顶管机准确定位后,必须进行反复调试,在确定顶管机运
5、转正常后,方可进行顶管出洞和正常顶进工作。土体加固某某站站房11号线敞开段265地下段268m15号线16号线联络通道图1 过既有铁路位置图根据设计要求加固顶管前面土体,确保开始顶进工作面的稳定。图2 顶管始发工作井内平面布置图;2.2顶管顶进方法设备调试顶管机头靠上洞门围护结构清除顶管机切削加固土体机头切口进入原状土、提高下面土压力值至理论计算值。对全套顶进设备做一次系统调试,在顶管机进入加固区时,应特别注意刀盘在穿越加固层时的切削性能。在洞圈内的围护结构全部清除后后,应立即开始顶进机头,由于正面为加固区,为保护刀盘,顶进速度应放慢。另外,可能会出现螺旋机出土困难,必要时可加入适量清水来软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客站 既有 铁路线 通道 顶管顶进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