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考试重点整理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高等教育的概念一、高等教育的不同界定(判断、选择)由于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各国的具体情况也有差异,它的形式在不断变化,职能在不断丰富,因此,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学者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对高等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第二节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西方的“高等教育”发源于古希腊雅典,发展于“亚历山大大学”,终结于“罗马大学”,总体上可视为西方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判断、选择)公元11世纪西欧经济的发展孕育了大学的建立,约在12世纪初,欧洲开始出现一批最早的大学,主要
2、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萨勒诺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判断、选择)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大体上经历了萌芽(夏商周)、形成(春秋战国)、建制(两汉)、发展(唐宋)、衰落(元清)等几个阶段。(判断、选择)除商、周时期的高等教育较为特殊外,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从办学主体看,是官私并存。2 .从社会功能看,是显在、潜在同具。3 .从管理者素质看,是名师掌权。4 .从课程内容看,是儒学为尊。5 .从受教育权看,是机会不均。6.从教学方法看,是崇尚自学讨论。第三节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理论体系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二)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
3、态(三)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规律主要有以下三条:1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2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健康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3 .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从特殊性质来说,高等教育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1.高等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4 .高等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学科5 .高等教育又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第二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多为简答、选择)第一节高等教育的结构高等教育的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简答、选择)二、高等教育结构的制约因素(一)社会经济、产业、技术结构
4、的基础作用在众多制约因素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二)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根本制约(三)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客观影响第二节高等教育的功能(重点)一、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简答)(一)促进个体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二)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三)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二、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一)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 .使受教育者政治化2 .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 .促进政治的民主化(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其一,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其二,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
5、段和途径,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重要更直接。其三,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三)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 .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两个功能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总之高等教育功能由单一走向多样,即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高等教育重组的过程,它既应该反映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又应该能反映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否则会产生高等教育的合法性危机。第三节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人们通常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来概括高等学校的职能。二、高等学校的职能定位(简判多辨)(一)培养专门人才高校的一
6、切工作都要把培养专门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发展科学发展科学的职能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三)社会服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从广义上讲,都是为社会服务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高等教育目的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钻二.第一节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一)教育方针的含义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教育目的是教育结果的观念存在,是教育活动所希望获得
7、的教育结果,主要反映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高等教育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指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三、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与作用(一)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1.高等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判断)2 .高等教育目的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客观性(二)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 .导向作用2.调控作用3 .评价作用4.激励作用第二节高等教育目的体系及其基本理论高等教育法对各层次高等教育的业务要求做了如下规定:(重点)1.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2 .本科教育
8、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3 .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4 .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5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1)旧式分工和私有制使人的发展片面化。(2)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3)
9、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必要条件。6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内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层次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第二层次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第三层次是指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全面发展(二)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1.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通才,通常指学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才教育是以培养通才为目的的教育,又称通识教育或博雅教育。专才,即专门人才,从高等教育来说,是指在某一学科领域有很深造诣,有特殊才能的人才。专才教育是以培养专才为目的的教育。如何实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重点)第一,以社会职业需求和学科分类为导
10、向、课程调整和教学方法改进为基础,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能力结构。第二,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高度统一。第三,各级各类高校应根据需要和可能等具体情况确定要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三)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1.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及其关系西方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高等教育可按其总体规模的发展依次分为英才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5%时,属英才高等阶段,入学人数在适龄人口的15%50%之间,属大众教育阶段普及阶段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不仅有入学率这种量的差别,而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有质的区别。3.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首先
11、,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发展速度要适当。其二,要以内涵为主来提高规模效益。其三,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其四,发展终身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再次,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结果应该是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并重。第三节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途径一、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途径?O其一,有学者认为,把高等教育目的划分为四育,既明确了培养规格的需求,又指明了途径;其二,有学者认为,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个:即课堂教学、科学甯脸簟社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非吊里总J第一节高等学校的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
12、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品族素质的使命。(二)高校教师的角色及作用(简答)1.高校教师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主要承担者2.高校教师是科技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实现者3.高校教师是知识、技术应用的重要参与者4.高校教师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直接推动者1.高等学校教师的个体素质要求(简答)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扎实的知识和广博的文化修养第三,懂得教育科学,掌握教育规律第四,精湛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教师结构主要包括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本教材着重以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律性、原则性、专业化三个方面作些说明。高校教师的成长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多选择)第一,知识调整
13、阶段第二,独立工作阶段第三,工作成熟阶段第四,知识总结阶段1.提高高校教师个体素质的原则(简答)第一,组织培养和自我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第二,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统一的原则。第三,提倡回报和给予回报相统一的原贝人2.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原则(简答)第一,相对稳定和绝对流动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规范控制与搞活教师资源开放相结合的原则第三,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相统一的原则第二节高等学校的学生大学生的大脑皮质的沟回已经完善、分明。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接近成人水平能够承担起紧张复杂的学习任务。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简答)(一)智力活动发展的特征(二)情感发展的特征(三)意志发展的特征(四)自我意识发展
14、的特征(五)个性心理特征智力活动主要表现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选择)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里过程。(选择)大学生由于生理和心里的发展,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出现了不同于以前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选择)1.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表现出高度的独立自主性2.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高度的自觉性3.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更为深刻4.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又有新的发展三、大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简答)(一)敏锐的时代精神感受能力(二)以群体方式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三)要求民主和改革的呼声强烈(四)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第三节高等学校的师生关系四、建立良好的高校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高校
15、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师生交往要以平等为基础(二)加强理解和沟通,拓展双方交往渠道(三)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四)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第六章高等学校的专业和课程第一节高等学校的专业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的劳动特点和职业特征。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木教材所用的专业概念是狭义的。(判断)专业构成要素离不开三个基本要素: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育主体。专业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简答)以学科为基础的原则职业适应性的原则独特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专业设置是指国家和高等学校对专业的划分和安排。(简答)第二节高等学校的课程对于课程的定义真可谓众说纷纭。课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高等教育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科目、结构及进程和结果,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设计的一切条件和一切活动的总和。(判断。概念)2课程分类(重点)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课程进行不同分类(1)根据课程目标,可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2)根据与专业职能的关系,可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