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职组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团体赛项).docx
《贵州省高职组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团体赛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高职组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团体赛项).docx(6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19年贵州省职业院校师生技能竞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选拔赛高职组“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039赛项名称: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英i吾翻译:IntelligentTransformationandIntegrationTechnologyofManufacturingUnit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装备制造业二、竞赛目的本赛项针对传统制造生产系统向智能制造单元技术升级的实际问题,以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汽车零部件加工打磨检测工序的智能制造单元为背景,让选手实践从系统功能分析、系统集成设计、成本控制、布局规划到安装部署、编程调试、
2、优化改进等完整的项目周期,考察参赛队的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和协调配合能力。竞赛平台集成智能仓储物流、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智能检测等模块,利用物联网、工业以太网实现信息互联,依托MES系统实现数据采集与可视化,接入云端借助数据服务实现一体化联控,满足轮毂的定制化生产制造。本赛项将极大地提升高职院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三、竞赛内容本赛项以汽车行业轮毂的生产制造为背景,采用智能制造技术完成制造单元系统的改造与集成,充分体现“两化融合”对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的技术应用。竞赛内容以智能制造单元的系统集成与应用为核心,将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立体仓库、智能传感等作为
3、终端,利用工业网络将MES系统和P1.C组成控制网络,结合云端数据服务实现远程监控和流程管控,完成“端-网一云”的集成。根据任务书,选手通过方案设计、硬件搭建、系统集成与调试等任务,完成智能制造单元搭建,满足定制化的制造加工过程。工业机器人从立体仓库拾取待加工轮毂,放置到数控机床中选择适当程序完成加工工序,工业机器人实现打磨抛光加工,利用传感器检测加工效果,MES系统对制造过程信息和设备状态实时采集和可视化,智能终端利用云端实现安全的制造数据远程监控和流程控制,优化工序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该赛项采用团体比赛方式进行,3名参赛选手互相配合,协作完成竞赛任务。各参赛队按照竞赛任务书的要求,在连续的5
4、小时内完成所有工作任务。任务一制造单元改造方案设计(15%)参考制造流程要求,细化完整的生产工艺路径,将工序内容与实现设备一一对应;在场地面积条件下,合理设计单元的布局形式,完成完整工序内容;根据工序流程和控制系统要求,确定控制网络结构;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在三维环境中按照设计的布局形式,搭建硬件环境,规划功能单元的动作轨迹,仿真验证布局设计有效性。任务二硬件搭建及电气接线(10%)根据集成设计方案,将所选的功能单元按照布局规划拼接固定;根据功能要求,完成各单元的机械安装、电气接线、气动连接、控制网络线路部署等内容;手动测试单元功能动作正确。任务三制造单元的系统集成(45%)对P1.C控制器和远
5、程IO进行组态操作,满足控制设计要求;对P1.C、工业机器人、数控系统、视觉系统编程调试,分别实现工业机器人更换不同工具、工业机器人从立体仓库中拾取零件、工业机器人将待加工零件放入/取出数控机床、选取指定加工程序完成加工任务、工业机器人对零件表面打磨加工、视觉系统对零件产品加工结果的检测与判别、对零件进行分拣入位等功能动作。任务四控制网络的集成调试(20%)根据产品生产制造流程,对立体库、工业机器人、数控系统进行编程联调,利用物联网、工业以太网实现产品、设备和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互,满足加工流程自动化;合理优化程序逻辑和设备运行参数,满足任务的生产效率要求,可对异常情况进行监控并做出合理判断,确
6、保生产安全;利用MES系统开发平台完成信息采集、产品数据追溯、制造流程可视化、设备状态可视化等功能模块,并完成智能制造单元的功能流程控制操作面板开发,实现对生产流程控制。任务五云端数据服务的调试(5%)在MES系统开发平台中,将任务要求的生产流程数据、设备状态信息存储到指定的云服务器中,可使智能终端实时获取数据并图形化显示;在MES系统开发平台中,将智能制造单元的功能流程控制接口开放到云服务器中,在网络安全、用户认证后,可使智能终端远程控制单元制造加工。任务六职业素养(5%)竞赛过程中,对参赛选手的技术应用合理性、工具操作规范性、机械电气工艺规范性、耗材使用环保性、功耗控制节能性以及赛场安全、
7、文明生产等进行综合评价。四、竞赛方式(一)竞赛采用团体赛方式,不计选手个人成绩,统计参赛队的总成绩进行排序。(一)竞赛队伍组成:每支参赛队由3名比赛选手组成,参赛选手须是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本科院校中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在籍学生,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19年5月1日为准。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三)竞赛采取多场次进行,由大赛组委会按照竞赛流程组织各领队参加公开抽签,确定各队参赛场次。参赛队按照抽签确定的参赛时段分批次进入比赛场地参赛。(四)赛场的赛位统一编号,参赛队比赛前30分钟到赛项指定地点接受检录,进场前5分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高职 制造 单元 智能化 改造 集成 技术 团体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