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院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
《职业学院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学院关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学院关于制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的总体设计,是专业教学改革思路的具体体现和专业建设的载体,也是学校组织教学、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依据。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XX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等文件精神,适应区域经济
2、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现就制订20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紧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推动从教到学的转变,以信息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平台,推行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对接、自主学习与互动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三)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能力本位和三个对接(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核心的应用
3、型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方案的三个符合度(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培养结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学生第二课堂能力互动,全面启动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二,编制原则(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人才规格的高等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培育融入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把立德树人
4、放在首位,重视通识教育基础与专业基础的培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终身学习能力,以保证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二)树立现代职教理念,凸显教育类型的职业性系统培养岗位技术能力,通过三年高职教育,使学生养成职业道德、具备职业技能、取得职业资格,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三)明确培养目标定位,突出课程设置的特色性各专业要瞄准突出专业特色,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创业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体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四)加强职业能力训练,重视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各专业培养方案要坚持双证书制,坚持实
5、践性学时不低于50%,通过采取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校内实习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环节,全程工学结合、开展各级技能竞赛等措施来体现高职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探索1X证书制度,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五)系统构建面向职业需求(职业发展)和成长渠道畅通两个体系,兼顾就业与发展的协调性既要有扎实的职业实践能力培养,也要兼顾基础知识培养,协调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兼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创新性和发展性。三.教学学期与学时、学分安排(一)教学学期安排1 .根据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定位,采用学年两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每学期教育教学周数原则上按19周安
6、排,第19周为期末考试周,三年制总教学周为112周(第一学期为17周)。2 新生第一学期军训2周。3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安排在体育课课外学时进行。(二)学时、学分安排1 .各专业的课内教学总学时一般以16002200学时为宜。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课内总学时控制在1600-1800学时;经学院批准采用25+0.5模式的专业,课内总学时不得超过2200学时。在第一学年课堂教学周学时不超过28学时第二、三学年原则上不超过24学时均含专业限选课,不含公共选修课。2 .各专业毕业总学分为160分左右。课程学分计算:一般理论为主的课程、理论和实践融合的课程,每16-18学时的课内学时计1学分;
7、根据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重要程度可适当加权,但重点课程不超过5门,权重系数增加值不超过0.5,对加权的课程需专门注明。集中安排的实践课程,每周计1学分;学分最小单位为0.5o3 .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原则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应达到Ho四.通识教育课程与教学安排(一)公共、基础必修课全校三年制高职教育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统一安排开课。1 .军事理论:2学分。安排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课,周2学时,共36学时,考查。由社科部负责课程建设、教学实施与管理。2思想政治理论课:8学分。认真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程进课堂不少于12学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学院 关于 制订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指导 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