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党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党课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科学发展观党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党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2、通过学习使党员把握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指导意义及要求;3、通过学习使党员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员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实践。教学重点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员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实践。教学对象全体党员和非党管理干部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时间50分钟。一、新的执政理念: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15次对党章进行修改,其中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新的执政理念一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直接催生科学发展观的背景因素1、2000年达到初步小康水平应当实现的16项检测指标中有
2、三项竟然到了2002年都还没有达到:一是农民的年人均收入1200元,实际却只有1066元;二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实际却只有73克;三是建成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Io0%,实际只建成80%。这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己经影响到了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十六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2、2003年发生的非典事件,虽然前后只有两个多月,但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旅游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业等造成了很大损失。当时中国社会人心浮动,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我国社会发展的滞后性暴露无遗。这就迫使党中央反思经济与社会、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问
3、题。3、许多国家发展进程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c)美元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并存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关键时期,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否则可能经济徘徊不前,社会长期动荡。近些年来,拉丁美洲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就是这个阶段出现过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政权更迭。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00O美元。但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资源问题、环保问题、腐败问题、思想教育问题、社会贫富分化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事实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100o美元至3000美元的关键时期。采用怎样的发展战略以安全顺利地渡过这一关键时期,成为中央研究
4、的重大课题。(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1、提出阶段:2002年11月一一2003年10月团2002年11月16日,胡锦涛等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提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团2003年4月10日,胡锦涛在广东考察考察抗非典工作时强调: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开拓新局面,努力实现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团2003年7月1日,胡锦涛七一讲话指出: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团2003年10月14日,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
5、、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方面协调发展。2、形成阶段:2003年11月一一2004年4月团2003年11月29日,胡锦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重要的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团2004年1月12日,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三次会议上提出:要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02004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专题研究班。(2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用大量的篇幅来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实践来源、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3、完善阶段:2004年4月一一2007年9月团2004年4
6、月30日,胡锦涛考察江苏提出: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22004年7月26日,胡锦涛考察上海提出:要努力形成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整套体制机制。(3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32005年2月19日省部级领导干部和谐社会研讨班上,胡锦涛指出: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团2005年10月11H,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一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02006年10月8日,
7、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到实现科学发展上来。团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什么是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什么是发展观?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第一要义一一发展: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大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变“增长方式为“发展方式,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核心一一以人为本,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
9、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教育要以人为本 教育以育人为本一一以学生为主体 办学以人才为本一一以教师为主体基本要求一一全面协调可持续 四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三个协调: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个统一J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发展道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根本要求: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
10、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交联合国大会的报告“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真正的国际性宣言。一一(加)肯内斯哈尔我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是自主创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根本方法一一统筹兼顾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
11、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党员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实践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教育,把教育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中,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奋斗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努力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现代化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战略地位,只有发展教育,才能把沉重的人口压力
12、变为巨大的人才优势。这是中国教育乃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做为一名党员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结合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认识、履行使命、践行科学发展观。(一)要牢记教育方针,始终不偏离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已十几年了。早在1993年2月,我国发表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首次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个概念。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又首次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6月
13、,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同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说,素质教育实施十几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素质教育工程的不断向前推进,遇到的矛盾越来越多,阻力也越来越大。这些矛盾和阻力,就像瓶颈一样,使一些学校素质教育处在一种在坚冰面前徘徊的爬坡局面,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向深层次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倡导者和推进者,积极转变
14、教育观念,首先要在培养人方面下工夫,做到:1、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能够教育好的。学生的成绩有优秀的、中等的、差的,这是很自然的。但教师的影响非常重要,我们要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更多的是送给学生自信和做人的尊严,要送给学生对未来的美好希望。2、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地发展。3、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但学生有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愿望的
15、激发。4、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教师的教育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对差的学生要宽容,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都要因材施教,各展其长,这样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二)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水平立足现实,就是要从现行的体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尊重学生和家长的自然想法,尽自己力,勤奋兢业工作,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立足现实,就是要从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立足现实,就是要从我校实际出发,围绕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校确定的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主题,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探讨教育教学新思路,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我们要努力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上下工夫,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教育要真正发展,重点要放在充实教育的内涵和提高质量上。要突破传统和现代派的束缚,走出第三条道路:基础教育既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让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发展,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好的学习方法,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