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家庭关系辅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家庭关系辅导.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社工站社会工作服务个案案例家庭关系辅导一、背景介绍:服务对象张三叔叔,今年78岁,在其4岁时确诊患有小儿麻痹症,肢体二级残疾,腿脚不好。10年前在医院确诊帕金森,现在愈发严重,拿不稳拐杖,无法走路。同时由于手部严重抖动,无法使用普通的手动轮椅,现在基本不出远门,他一直想拥有一辆电动轮椅。服务对象妻子二十年前因气喘去世,他现在与儿子一家、女儿居住在拆迁自建房内。儿子开出租车,女儿在厂里上班。子女收入基本够生活。服务对象白天独自在家,很少与家人沟通,家庭关系不是很好。二、预估分析:(一)问题分析:1.个人层面:服务对象平日独自在家,与外界沟通较少,感到孤独与苦闷。自己无法出门买菜做饭,中饭时常不能
2、保证。现患有帕金森病又加重了手抖症状,致使服务对象不方便拄拐杖,也无法使用普通的手动轮椅。2 .家庭层面:服务对象子女平日繁忙,平日留老人独自在家,在照顾上有少许疏忽。平时与老人沟通次数也不多,很少有机会了解服务对象真实的想法与感受,与老人之间的关系有点隔阂,家庭关系有待改善。3 .社会层面: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力量相对薄弱,身边的辅助器材相关的社会资源不知道如何获取,有些残疾人优惠政策也不了解。为服务对象搭建支持系统很有必要,这将有效缓冲服务对象生活压力与家庭关系。(二)需求分析:1.情绪疏导的需求:缓解服务对象因家庭矛盾导致的悲观和不良情绪,梳理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4 .家庭关系处理的
3、需求:增加服务对象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让彼此表达自己的想法,来破解他们之间的隔阂,恢复和睦氛围。5 .社会支持的需求:搭建社会支持网络,缓解服务对象因出行不便造成的困难,为服务对象提供电动轮椅,联系志愿者上门进行健康的指导,树立生活的信心。(三)理论支持:本案例以家庭系统理论为指导。这个社会系统的组成要素是家庭成员,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家庭系统理论其中一个基本观点认为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案例中服务对象与家人沟通甚少,导致矛盾产生,家庭支撑系统较为薄弱。社工将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协助服务对象与家人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了解彼此想法,有效地沟通有利于家庭
4、成员化解家庭冲突和紧张,促进家庭成员角色的实施和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转,提高服务对象的家庭支撑系统。三、服务目标及计划:(一)服务目标:协助服务对象构建家庭支持系统,引导家庭成员之间增加沟通次数,增进家庭关系,增强服务对象生活信心,改善其家庭生活环境。1 .为服务对象链接健康饮食科普家庭宣传服务,减轻服务对象对健康的忧虑,提高生活质量。2 .提升服务对象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宣传残疾人辅助器具补贴政策,链接电动轮椅社会资源。(二)服务策略:1 .每周一到两次上门探访,给予服务对象关心和支持,建立良好稳定专业的服务关系。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案心理辅导,帮助服务对象增强家庭支持系统。2 .引导家庭成员之
5、间充分沟通,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为服务对象科普健康科学饮食习惯。3 .通过对接社会资源,帮助服务对象链接电动轮椅资源,使服务对象更好地生活,增强其社会支持力量。四、介入过程:第一阶段:建立双向沟通,解开心结舒畅情绪。社工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与内心的真实需求,在沟通过程中,通过找话题切入,营造熟悉的沟通氛围,保证沟通和交谈的顺畅性,很快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信任的专业关系。社工了解到服务对象因为家人不支持购买电动轮椅,内心郁闷。事后,社工通过与服务对象家人的单独沟通中了解到真实情况,服务对象家人是担心服务对象拥有电动轮椅后不愿意走路,造成组织肌肉萎缩。服务对象曲解了意思,因此产生隔阂。
6、社工充当服务对象与家人沟通的润滑剂,一方面耐心地向服务对象解释子女的担忧,一方面也给予子女在服务对象使用电动轮椅时的有效建议。通过社工持续对服务对象以及家庭之间沟通促进,家庭关系缓和了不少。同时,服务对象也表示近的地方自己还是会拄拐,了解到了子女对自己还是关心的,服务对象情绪舒畅了不少。第二阶段:积极行为强化,持续促进家庭沟通。社工召集服务对象家人与服务对象开展家庭沟通会,进一步协助服务对象一家增进沟通。首先,社工通过关心式提问的方式,让服务对象的子女知道自己对服务对象了解多少。服务对象子女也认识到了自己疏于对服务对象的照顾。其次,社工通过“家庭角色互换”的小游戏,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充分表
7、达彼此的感受和想法,促进他们的沟通和交流。最后,社工聚焦服务对象的健康饮食问题,社工将链接到的资源一一做了分享。社工协调安排了有关健康饮食宣传方面的志愿者为服务对象一家详细讲解了帕金森患者饮食需要注意的事项,让服务对象家人注重服务对象健康饮食问题。社工用“三明治”沟通法引导服务对象子女聚焦老人白天饮食问题并产出解决方案。本次沟通成效很大,一致同意提前购买好菜,并简单地对菜进行清洗处理,让服务对象更方便地解决午饭问题。第三阶段:链接辅具资源,提升参与社会能力。社工作为资源链接者的身份,为服务对象链接轮椅。社工去市残联询问了此项事情,经了解得知服务对象属于二类人员购买轮椅可以补贴600元。随后社工
8、寻求服务对象的意见后,向服务对象介绍了几款轮椅的区别,并让服务对象在手机上选择了一款合适的电动轮椅并协助服务对象提交了所需资料。同时社工认真向服务对象普及了残疾人的相关政策,社工和志愿者一起为服务对象安装轮椅,并为服务对象讲解使用方式,以及平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安装结束之后,服务对象很开心。社工陪伴着服务对象在家附近开了几圈。等服务对象熟悉了使用方法之后才放心离开。第四阶段:处理离别情绪,强化积极改变提升。社工在服务的尾声,及时处理服务对象的离别情绪,积极协助其进行家庭自主互助体系构建,增强服务对象主动在支持系统内获得帮助的能力,避免服务因为社工的离开而终止。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了服务对象及其家庭
9、的努力与付出,并适时鼓励接下来的生活需要家庭与服务对象一起面对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通过社工一段时间的陪伴,可以感受到服务对象现在充满能量的生活,服务对象“自助”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和家人的关系亲近了许多,特别是对链接的电动轮椅很满意,非常感谢社工。随后,社工顺利结案。五、服务成效:在整个介入过程中,前期服务对象比较自卑、敏感,与家人关系僵硬,社会工作者介入后,通过与服务对象家人的沟通中了解到真实情况,原来是服务对象曲解了家人意思,因此产生隔阂,社工充当服务对象与家人沟通的润滑剂,通过专业的家庭指导,耐心地陪伴,家庭关系得到了改善;社工作为资源链接者的身份链接了志愿者为服务对象讲解帕金森病的注意事项,让服务对象关注自身健康;为服务对象链接了市残联的资源,帮助服务对象获得了电动轮椅,预防服务对象摔跤的风险。六、总结反思:残疾人群体内心敏感脆弱,充满自卑感,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始终真诚、尊重、理解、专注,以同理心回应服务对象的心声,寻找合适的策略,逐渐增强其自信心,激发生活的动力。个案服务过程中要坚持个别化的原则,根据服务对象呈现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开展针对性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