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法律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执纪执法中体现民法典精神.docx
《把法律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执纪执法中体现民法典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法律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执纪执法中体现民法典精神.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把法律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执纪执法中体现民法典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党纪国法的捍卫者,纪检监察机关在执纪执法活动中要认真落实民法典,推动党纪、监察法、政务处分法与民法典、刑法、刑事诉讼法等贯通执行,切实把法律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对颁布实施民法典高度重视,先后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
2、的重大意义,依法更好地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一、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基本特点民法典编纂工作是一项系统的、重大的立法工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总结了民法典编纂工作的几个基本特点。(一)编与纂相结合民法典编纂工作既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民事法律规范的编订纂修。这其中既有编、又有纂。编主要是指将现有的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收养法等九部民事单行法律,进行科学化、体系化整理。“纂”主要是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民法典采取总分结构,包括总则编和其他六编,整体协调统一,各编有机衔接。总则编规定了民事基本制度
3、,统领其他各编,并起到兜底作用;其他六编分别规范某一领域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各编内部也是先有通则或一般规定,再展开规定具体法律规范。除总则编外,其他各编也是相互联系。比如,合同标的往往是物,合同的履行会改变物的权属,而物的权属会影响合同的效力;人格权编规定了对人格权的保护,当人格权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据侵权责任编的规定获得救济;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继承、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继承”全要是指坚持和完善现行民事法律制度,人格权编以外各编的主体内容都是整合修订了现有法律制度的规定,也包括汲取和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主要是指参考各国民法规范和立法技术,借鉴人
4、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将其中共性相通的理念、内容为我所用。“创新”主要是指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需求,与时俱进予以发展完善。比如,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宪法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要求,回应社会关切,单独设i编规定人格权制度,确立由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七编构成的规范体系;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住房制度的要求,在物权编中增加规定“居住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等,都属于制度创新。(三)民法与商法相结合商法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市场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如公司法、保险法、合伙企业法、海商法、企业破产法等商事单行法。民法与商法的关系,体现为民法是
5、一般法,商法是特别法。我国一直坚持“民商合一”立法模式,把许多商事法律规范纳入民法之中。编纂民法典秉持了这一传统,统一完善民商事活动基本规则。比如,民事主体制度将营利法人、合伙企业等商事主体统一规定为民事主体;总则编规定的民事活动基本原则,代理、诉讼时效等制度,均适用于商事法律关系;物权编、合同编规定的各项具体制度,商事主体也要一体遵守适用;商事行为出现纠纷时,如果相关商事特别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可以适用民法典的一般规定予以解决。同时,考虑到民法典的普遍适用性,没有纳入仅规范部分主体的特殊商事规则,交由商事单行法予以调整。二、民法典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央纪委常委会在集体学习时指出,民法典坚持以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总结我国七十多年民事法律实践经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相契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经过认真学习,我们愈加认识到我国民法典是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烙下了深深的中国印记,与资本主义国家以私有制为核心的民法典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编纂民法典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科学理论指导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民法典践行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执
7、政为民的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系统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各项民事权利,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确立平等保护各类财产权的原则,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我们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鲜明体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论述精神,很好地融合了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构建了德法相依、相辅相成的民事行为规范体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二)充分体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出总体要求、作
8、出战略部署。民法典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法律制度。比如,贯彻落实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规定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调整各类所有权关系、财产权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贯彻落实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强调尊重民事主体意愿,明确市场交易规则,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市场交易安全,倡导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经济理念,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完备精确的法律规则。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把法律和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在执纪执法中体现民法典精神 法律 制度 优势 转化 治理 效能 执纪 执法 体现 民法典 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