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docx
《教育论文: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育论文: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教什么,怎么教一、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该教什么文言文的教学内容究竟该如何确定?翻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文言文”三个字仅出现了三次,并且更多是指向初中。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个角度去思考小学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一)教“语言”“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重中之重。学习语文,首先是学习语言。老舍先生曾说“只有入口成章才能够开口成章,也就是说要先把语言积累、建构起来,才有可能表达出来。那么,积累怎样的语言自然就很重要了。小学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段,理应多接触、多积累最经典、最纯粹的语言。而文言文作为以先秦汉语为基础形
2、成的一种古代书面语,文字简洁隽永,声韵易上口,节奏明快,饱含中华母语的智慧,理应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绝佳选择。统编教材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出现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可能本来就很熟悉这个故事。那么,如此生动的故事,文言文是怎么讲述的呢?教学时,教师可以领着学生去数一数字数,会发现文言文仅用30个字就把故事完整地叙述出来了,可见文言文语言之凝炼。教师还可以带着学生去品味“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中的“迸”,这个字可以换成其他字吗?学生有可能会换成“流,“流”与“迸”的区别在哪里?通过比较,学生会发现水“迸”与“流”,其力量感和速度感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只有水“迸”,才能够让落水的儿童最终得救。另一
3、方面,司马光把瓮用石头砸了一个洞,水如果是“流”出来的,也是不符合情理的。所以,文章用“迸”而不用“流”,可见语言之精当、准确。六年级下册的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两千多年前的文章,今天读来依然鲜活动人。文章中写道: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专心致志”出处即在这里,可见汉语言生命力之强大。课堂上,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诵读、多积累,让这种凝炼、精妙的语言范式在学生的言语生命中扎下根来。(二)教“思维”语言的背后是思维。语文的学习必须有思维的参与,语言理解才会深入,语言运用才能成熟。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短小精悍,却处处暗含着精巧的运思,我们在教学时要好好把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与提
4、升。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展现了9岁的杨氏之子超出常人的言语智慧。教学这篇课文,很多老师都知道要抓住文中“甚聪惠”一词,结合文章末尾杨氏之子对答孔君平的那一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进行理解感悟,但往往停留于语言表层的意思,只理解到杨氏之子对答很准确。这就浪费了一次“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教学契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引领学生去“跳一跳摘桃子:这篇文章放在五年级,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读懂杨氏之子对答之准确的。那么,杨氏之子的言语智慧还体现在哪里呢?细读文本,除了“对答准确”之外,至少还有两个层次:其一,是反应敏捷,表现在“应声答日,面对孔君平的考验,杨氏之子不假
5、思索、毫不迟疑;其二,则是“未闻”二字传递的委婉与礼貌,细细品味这两个字,就能感受到9岁的杨氏之子面对长辈友好的考验时那种分寸感,如果去掉这二字,就有恃才傲物、冒犯长辈之感,有理不在声高,这才是真正具有智慧的言语。教学中,我们就要带领学生这样去咀嚼语言,发展思维。(三)教“审美”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可以说,教材里出现的文言文在审美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我们应该带着学生品味文言文优美的语言,并展开审美想象,体会文言文里丰富的情感,感受文言文用简洁的文字传递的富有魅力的思想,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甚至,还可以引
6、导学生尝试运用文言文的形式进行表达。四年级上册有精卫填海一课:“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J读这样的文字,我们不能不叹服于古人的想象力,那么奇伟,那么瑰丽。再如,五年级上册的少年中国说(节选)。众所周知,在各种诵读表演、大赛的舞台上,这篇文章是非常受欢迎的。其中的原因自然和这篇文言文独有的韵律之美有密切关系。而这种韵律之美,正是汉语尤其是古汉语极富魅力的地方。(四)教“文化”“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7、。铁杵成针这个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教学时,要带领学生去发现,原来在那么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这样的文字来讲述这样的故事。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故事,才能把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基因融入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伯牙鼓琴在原来的教材中叫伯牙绝弦,文章稍微有些变化。然而不管怎样变化,文章所表现的伯牙与锤子期之间由于音乐艺术而心心相通的知音文化是没有变的。自从这个故事诞生以后,无数诗词曲赋都在化用这个典故,打动了许多读者。当前,我们国家强调文化自信,就更应该引领学生循着文言文的脉络,去亲近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该怎么教“教什么”很重要,“怎么教”同样不可忽视。统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论文 统编 教材 中的 文言 文教 什么 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