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近视中医联合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青少年近视中医联合疗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03.080.99CCSA20标准T/CRACMXXXXXXXX儿童青少年近视中医联合疗法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mbinationtherapyformyopiatochildrenandadolescents(工作组讨论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病因病机25诊断36中医联合疗法37预防调护6参考文献7-Xj1.刖三本文件按照GBb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
2、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视可达视力康复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视可达视力康复有限公司、视可达(黑龙江)中医门诊有限公司、希而思(长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刁斗、王会锋、李艳杰、李娟娟、裘志琦、杨帆。本文件其他起草人:刘青松、孙小华、李影、张金玲、闫洪野、付静慧、孙洪芹、李春影、陈佳琦、蒋滨蔓。本文件为首次发布。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据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全球首位,6岁儿童近视率超过9%,小学生近视率为45.7%,初中生近视率为74.4%,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3.
3、3%。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针灸、中药、推拿等中医联合疗法在青少年近视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目前,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丸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操作指南(试点试用)、T/CACM13572021.T/CACM13582021、T/CACM13972022以及T/CACM14892023对于单项中医药技术防控近视给出了技术指南,但尚无相关文件指导中医联合疗法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临床应用。为使中医联合疗法的技术应用更加规范,提高临床对于中医联合疗法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认知水平,特制定本文件。本文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参考近视防治指南、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
4、术指南、近视管理白皮书以及大量文献编制而成。儿童青少年近视中医联合疗法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中医联合疗法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病因病机、诊断、中医联合疗法及预防调护。本文件适用于4-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治疗。本文件适用于眼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临床医生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1533标准对数视力表GB/T16751.32023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3部分:治法GB/T21709.12008针灸
5、技术操作规范笫1部分:艾灸GB/T21709.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3部分:耳针GB/T21709.I5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5部分:眼针GB/T21709.20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20部分:毫针基本刺法GB400702021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GB/T42467.82023中医临床名词术语第8部分:眼科学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近视myopia以视近物清楚,视远物模糊为主要表现的眼病。来源:GB/T42467.82023,12.13.2屈光度diopter屈光现象大小(屈光力)的单位,以D表示。注: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聚集在Im焦距上,眼的屈光力为1屈光度
6、或】.00D。通常用眼镜的度数反映屈光度,屈光度D的数值乘以100就是度数,例如200度的近视镜屈光度为-2.(X)D,150度的远视镜的屈光度为+1.50D。3.3等效球镜(SE)equivalentsphericalmirror一种用于描述眼镜配镜度数的术语,表示光学透镜的球面度数。这个度数包括球镜度数和二分之一柱镜度数的总和,用以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视觉问题。注1:如某学生球镜度数为+O.50D,柱镜度数为-3.OOD,则该生的SE=+0.50D+l2(-3.00D)=-1.00D,即等效于-1.OoD的近视。注2:球镜度数表示眼镜用以矫正近视或远视的度数,柱镜度数表示角膜的不规则形状
7、,通常用于矫正散光。3.4联合疗法combinationtherapy应用具有类似作用但不同种类治疗手段的合理组合对某种疾病进行的治疗。3.5推拿疗法tuinatherapy泛指通过医生施以推、拿、按、揉、摩、擦等各种手法,或使用专用器具在腌穴或体表特定部位施术,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以治疗各种疾病、促进康复的一类疗法。注:因施术目的、操作方法等的不同,有医疗推拿、内功推拿、保健按摩、小二推拿等。来源:GB/T16751.3-2023,5.2,有修改3.6针灸疗法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therapy泛指运用特制的金属针具,针刺并配合捻转、提插等手法刺激腌穴或特定
8、治疗部位,或将特制艾条、艾柱等直接或间接灸灼体表腌穴或特定部位,获得疏通经络腌穴、燮理点血阴阳、温通脏腑经脉及扶阳散寒等效应,以防治相应疾病的一类疗法。注:包括针刺疗法、艾灸疗法等,合称针灸疗法。来源:GB/T16751.3-2023,5.14病因病机4. 1病因4.1.1 先天禀赋不足:目经大成中记载“双眼近觑是生来,不是生来却祸胎”。双目的视觉功能依赖于目中之真血、真精的濡养。肝肾同源、肝藏血、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肾藏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目之“真精”是仔藏之精升腾于目而成。然仔主藏精为先天之木,而肝肾一脉,故先天禀赋不足而肝肾亏损,经血无以升腾于目使之失于濡养,神光无充不能发越视
9、远而成本病,此为先天遗传所致。4.1.2 后天饮食不节:五脏六腑之精在后天均源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木,如偏食或择食、过食肥甘厚味,营养不良或营养失衡,损伤脾胃。脾胃虚弱可致真精不足,而视不明;脾胃虚弱可致升降运化失职无以化血,神光不能视远,故成本病。4.1.3 劳瞻竭视:千金要方七窍病记载“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博弈不休丧明之本”。4.2病机4. 2.1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曰“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乃气虚而血盛也。血盛者,阴火有余也;气虚者,元气虚弱也”。5. 2.2中医认为近视与患者脏腑失养,气血不畅,经络不通有关:一一久视微细,使目筋挛急,血路瘀阻;一一劳心
10、伤神,心阳耗损,阳气不能上达,目络瘀阻不畅;一一久病久劳,肝肾亏虚,使精血不足。5诊断5.1 临床症状患者表现为远距离视物模糊,近距离视物清晰,常移近所视目标,且眯眼视物,可伴有外隐斜或外斜视或眼球突出。近视度数较高者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视疲劳、飞蚊症、闪光感、色觉异常、光觉异常、视物变形、视物遮挡等症状,并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病变。5.2 辅助检查5. 2.1视力检查应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按照GB/T11533的规定进行检测。5. 2.2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界值应考虑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组儿童的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45岁0.5,6岁及以上0.7。6岁及以上的学龄期儿童,裸眼视力如果低于0.5,
11、是怀疑屈光异常的标准。5. 2.3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以及角膜曲率检查、眼轴长度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等,应在眼专科检查。5.3证候诊断6. 3.1肝肾两虚证5.3.1.1主证:能近怯远,可有眼前黑花飘动,可见玻璃体液化浑浊,眼底呈豹纹状改变;或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寐差多梦,不耐久视;舌质淡,脉弱细或弦细。5.3.1.2证候分析:肝肾阴亏,精血不足,以致光华不能远及,故出现能近怯远。目窍失养,则黑花渐生。全身症见头晕耳鸣,夜眠多梦,腰膝酸软,脉细皆由肝肾精血亏虚所致。5.3.2气血不足证5.3.2.1主证:视近清楚,视远模糊,眼底或可见视网膜呈豹纹状改变;或兼见面色不华,
12、神疲乏力,不耐久视;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5.3.2.2证候分析:久视耗血,血为气之母,血虚气亦虚,神光不能发越于远处,故出现视远模糊。5.3.3心阳不足证5.3.3.1主证:近视清楚,远视模糊;全身无明显不适,或兼面白畏寒,心悸,神倦,不耐久视;舌质淡,脉弱。5.3.3.2证候分析:火在目而为神光,心阳不足,阳虚阴盛,神光不得发越于远处,故视近尚清,视远模糊。6中医联合疗法6.1 一般原则6.1.1 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曰“治之在胆肾,胆肾足则神膏厚,神膏厚则经络润泽,经络润泽则神气和畅而阳光盛矣”。6.1.2 应根据证候确定治疗方案。肝肾两虚证应以滋补肝肾为主,气血不足证应以补血益气为主,
13、心阳不足证应以补心益气、安神定志为主。6.1.3 通过中医药技术调节,应起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滋养肝肾的作用,并能有效改善眼部周围血液循环和内神经调节,激活眼组织修友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恢复眼肌的生理机能,同时兼顾局部和全身的综合调理,达到视物清晰的目的。6.2 针灸疗法6.2.1 概述6. 2.1.1黄帝内经灵枢记载:“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眼睛与全身经络联系都极为紧密,脏腑精气经过经络上滋于目而视物精明。针刺疗法根据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辩证选穴,通过针刺穴位,疏通经络,调和脏腑,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增强对眼目的濡
14、养。7. 2.1.2灵枢官能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即灸法可以补充针药之不足。目得血而视,灸法温暖透达,药物渗透力强,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散寒祛瘀功效,通过刺激眼周穴位,改善局部供血情况,从而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向。8. 2.1,3针法与灸法可并行施之,也可交替施之。若阳不足则少针多灸。9. 2.2常规针刺10. 2.2.1针具:亳针。11. 2.2.2取穴:远端取穴,选用八卦脐针(坎、震、离方位),以及灵骨、内关、光明、万里等远端穴位,并配合阳白等明目穴位。同时,结合患者体质辩证取穴,肝肾两虚证宜选取上三黄、照海、三阴交等穴位;气血不足证宜选取关元、阴陵泉、申脉等穴位;心阳不足证宜选
15、取神门、外关、气海等穴位。12. 2.2.3操作:施术方法应符合GB/T21709.15和GB“21709.20的规定。选取睛明穴等框内穴位时应注意进针时避免刺伤眼球,避免发生局部出血或血肿,注意防止操作部位感染等。13. 2.2.4注意事项:感染性疾病不应针灸;大饥大饱或饮酒情况时不应针灸;针灸过程中应注意晕针情况;针灸后应注意迟发性皮下初血等意外发生,当出现针刺部位大量皮下出血肿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针灸部位避免沾水、避免涂抹化妆品等。14. 2.3耳穴压丸15. 2.3.1耳穴压丸贴片制备:将医用胶布剪成0.6Cm*0.6Cm大小,上置植物种籽(如王不留行、白芥子、急性子、油菜籽等),或选用聚苯珠、磁珠等作为压丸,制成耳穴压丸贴片。压丸直径应约0.2cm。16. 2.3.2取穴:肝仔两虚证宜在耳部、肝、肾反射区等取穴;气血不足证宜在心、肝、脾反射区等取穴;心阳不足证宜在心区反射区等取穴。17. 2.3.3操作:手耳消毒,将耳穴压丸贴片贴于选穴处,使用食指、拇指按压,每次0.5min1.0min,以出现酸胀热痛为度,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