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浮笼问题案例分析及防治措施.docx
《钻孔灌注桩浮笼问题案例分析及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灌注桩浮笼问题案例分析及防治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钻孔灌注桩浮笼问题案例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钻孔灌注桩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施工方法,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浮笼现象,本文就某工程遇到的浮笼问题进行结构安全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浮笼现象;简要分析;防治措施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南京市六合区,地上为5栋28层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1层,底板标高为-5.20m。主楼下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D=700mm,总桩长约3840m,以5-2中风化泥质砂岩层为桩基持力层,入持力层2m,承载力特征值为3300kN,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40,纵筋为6跟14加6根12,在桩身下部1/3处减为6根12。2现场问题现场验桩发现,02栋桩
2、基普遍出现浮笼现象,桩身钢筋笼整体比图中设计标高高出最大达2m。3简要分析3.1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4.1.1-2条相关规定,端承型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浮笼现象导致桩身钢筋未通长,与此条规定不符。根据桩基规范4.1.1-4相关规定,受水平荷载较大的桩基、承受水平地震作用的桩基及考虑主筋作用计算桩身受压承载力时,桩顶以下5d范围内的箍筋应加密,间距不大于100mm。浮笼现象导致桩身部分箍筋加密区长度不足。3.2 查得地质报告,02栋底板对应的地质报告剖面如下截图:3.3 结合地质报告,就本工程02栋个例而言,有以下几点有利因素:1)桩
3、基以5-2中风化泥质砂岩层为持力层,其岩面比较平缓,岩面标高无突变。2)本栋楼所在范围内基岩层上方覆土层土质比较好,以粉质粘土为主。3)桩端部位及底板坐落于3-1层粉质粘土上,该土层硬塑,局部可塑,属于中等压缩性,中高强度的地基土。3-1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04相关计算4.1 根据桩基规范第5.8.1-2条公式,不考虑桩身钢筋的作用,取成桩工艺系数为0.70,桩身承载力验算如下:D计算桩身横截面面积:Ap=11*d24=3.14*70024=384845mm22)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QAp*fc*c=384845*19.10*0.701000=5145.38kN3)计算
4、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Qz=5145.381.35=3811.39kN故不考虑钢筋作用,桩身承载力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4.2 桩身抗剪验算:本工程共163根桩,单桩承受剪力为9119.1xl.3163=73kN灌注桩直径D(mm):700灌注桩截面剪力设计值V(kN.m):73基桩成桩工艺系数c:0.70桩身保护层厚度c(mm):50桩身混凝土等级:C40混凝土轴心受拉强度设计值:代=1.71Nmm2桩身截面半径:r=D2=7002=350mmVcs=cVcftbh0+fyVAsVh0/s=0.70.71.711.76x3501.6x350+0(不考虑箍筋作用)=289kNV=73kNVc
5、s抗剪满足要求经计算可知,本工程灌注桩不考虑箍筋作用仍能满足抗剪要求。4.3 小结:浮笼的桩基竖向承载力和抗剪满足设计要求,但现有钢筋配筋不满足规范中的构造规定。故提出施工措施:建议承台边砖胎膜外采用素混凝土回填密实。本工程仅属于个例,在施工过程中仍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筋笼上浮。5浮力对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5.1 浮力产生的原因钢筋笼在桩孔中受泥浆和混凝土的浮力作用,其浮力大小与泥浆和混凝土比重、孔底泥渣清孔程度有关。5.2 采取的措施防止桩底泥渣、泥块过多。在灌注桩基水下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将桩底的沉渣、泥块一起向上顶起,钢筋笼受到混凝土的冲击作用后,沉渣、泥块在混凝土面上形成较厚的浮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钻孔 灌注 桩浮笼 问题 案例 分析 防治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