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docx
《苏州市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苏府办(2024)61号)各县级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苏州市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4月12日苏州市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我市“吴门医派”中医药特色优势,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中医药振兴
2、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围绕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以吴门医派发展“传承精华、创新融合”为主线,持续强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推动中医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推进健康苏州建设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二、总体目标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把苏州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中医药发展的高峰。全市基本建成网络健全、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治理高效、覆盖市民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依托中国中医药联合
3、研究生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在苏的有利条件,加快补齐诊疗水平、科研能力、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中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发展方面的短板,全面带动中医医院提升省、市域诊疗能力,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医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及中药名企。三、主要任务(一)加强体系建设,建设中医药创新服务高地。1.优化中医医疗资源布局。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各县级市(区)至少举办一所独立的公立中医院,鼓励各县级市(区)综合医院转型中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支持姑苏区、苏州工业园区设置中医医院或者中西医结合医院,实现全市域公立中医医院全覆盖。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加快县区中医医院建
4、设提档升级,指导推进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异地新建。指导太仓市中医医院、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支持吴江区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中医医院、高新区中医医院创建二级中医医院,推动吴中区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内涵建设。到2026年,争取新增12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1所三级中医医院。(责任部门:各县级市V区人民政府V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2 .推进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围绕中国中医药联合研究生院、国家级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重点学(专)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平台需求,搭建国家级中医医疗资源平台,积极布局中医药领域的国家级科研平台、重点科研项目、
5、国家级人才项目,推动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心血管病)创建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的建设工作,带动发挥三个省级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一一苏州市中医医院、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昆山市中医医院的先行先试作用,坚持“以名医带名科,以名科铸名院”的发展战略,争创建设高水平医院。加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标和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核心指标的监测和督导,强化公立中医院内涵建设,加强运营效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疑难危重疾病救治能力,统筹推进市内各级各类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争先进位。(责任部门:各县级市V区人民政府V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3 .健全中西医协同发展
6、诊疗体系。推进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老年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加强全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专科)医院中医科建设,加大对中西医结合工作绩效考核力度,开展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旗舰”医院创建,到2026年,争取培育12个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35个中西医结合“旗舰”科室。(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4 .加强基层中医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夯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再提升工程和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中医阁”建设。全面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级中医馆(中医阁)全覆盖。到2026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建制乡镇卫生院三级中
7、医馆数量占比达50%、四级中医馆数量占比30%、五级中医馆数量占比20%。对标国家标准,完成中医馆服务内涵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达15%o深化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加大基层中医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强化培训,以家庭医生制度为基础,发挥中医治未病作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服务设施,支持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责任部门:各县级市V区人民政府V管委会,市卫生健康委)5 .均衡中医护理资源配置。构建多层级、专科化、社会化、广覆盖的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遴选中医护理引领人才、精锐人才,发挥其学术和社会影响力,引领带动学科发展;培养中西医结合专
8、科护士,满足中医护理专业化发展需求;加强一定数量的中医护理专项技术人才、社区基层中医护理人才、中医健康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增加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等领域中医护理服务供给,提高中医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力争用3年时间,持续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护理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和贴近社会。(责任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二)加强人才引培,实施中医药人才培育登峰计划。6 .推进中医精英人才引培。充分利用姑苏卫生人才计划、校园苏州日卫生引才专线等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加大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的引进力度,三年内,争取新增省级以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市 促进 中医药 振兴 发展 三年 行动计划 2024 2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