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利史(2024年).docx
《淮河水利史(2024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河水利史(2024年).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淮河水利史古代淮河下游经今吁胎、淮阴、淮安、涟水、到云梯关独流入海。南宋初,黄河南徙,侵夺泗水及淮河下游河道。后来,泗水上游和淮阴以上的淮河成为黄河的支流。由于黄河泥沙的淤积,下游河床增高,淮河入黄困难,在汇流点之上形成洪泽湖。淮河成为没有尾闾的河流。1855年,黄河自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徙山东,对淮河的直接干扰虽已基本解除,但留下一条淤高了的黄河故道,已不能再作为淮河的入海通道。沂、沐、泗各河被阻而分流入海,全河仍无尾闾,水灾十分严重。这是三个自然条件不同的时期,各时期的治淮内容也安全不同。淮河独流入海时期(1128以前)。独流入海的淮河河道深阔,水流通畅,受海潮顶托,潮流可上溯到今洪泽湖区
2、一带。中下游沿岸有众多的湖泊洼地,洪水季节可以自然调蓄,洪灾记载也很少。淮河地处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是南北来往的通路,南北分裂时,是军事争夺的重点场所,所以,古代淮河流域的航运和农田水利都很发达。航运。公元前486年,吴国开挖郝沟,沟通了淮河和长江间的航运。公元前482年,吴北上争霸,在山东鱼台和定陶之间开挖了薄水,沟通了淮河支流泗水与济水间的航运,淮河由泗水经济水通黄河,第一次沟通了淮河和黄河。公元前361年,魏国开鸿沟,与淮河的支流丹水(后来称汴水)、睢水、水、沙水、颍水相通,在黄淮间形成了水运网。长时间内,淮河通过这些水道与黄河、长江,进而与海河、钱塘江和珠江各流域保持交通联系。东晋
3、南北朝时,也曾开过自泗水北通济水、黄河的运河。隋代统一全国,修凿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其中,自洛阳开通济渠入黄河,再由黄河引水向东南入淮河,也称汴渠,代替了旧汴水,成为全国交通的主干线。淮安与泗州间的淮河成为运河中的一段(见中国运河史)。北宋,在此段的右岸又先后开凿了沙河、洪泽新河、龟山运河,避开了淮河中的风险。历代,鸿沟水系和淮河支流颍、涡等河都是经常使用的航运通道。农田水利。历史上,淮河流域曾修建了许多陂塘蓄水工程用于灌溉。其中,芍陂建于春秋楚庄王时,至今已近2600年。同时,河南固始一带引期思水(史灌河)建有期思陂。还有鸿隙陂位于今河南省淮河干流与汝河之间的正阳、息县一带。三国时,淮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淮河 水利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