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指南.docx
《最新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指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最新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指南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所有脑卒中的80%。其中,大面积脑梗死预后最差,占大脑半球脑梗死的2%8%以及小脑梗死的4%25%。即使经过积极的内科治疗,其病死率仍可高达60%80%,约2/3的生存患者遗留严重残疾,对人民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静脉溶栓和血管内取栓的开展,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恶性进展的发生率及在院期间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出现恶性脑水肿,导致病情进展。研究表明,早期去骨瓣减压术可以通过缓解脑水肿的占位效应,改善半暗带灌注,从而将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从78%降至29%,且神经功能预后良好概率提高1
2、倍以上。因此,现有国内外相关指南均推荐对符合指征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各医学中心对大面积脑梗死的外科减压术明显使用不足。且对外科手术减压的干预时机、适应证、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管理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亟需制定一部操作性强的外科治疗指南,以强调外科干预对大面积脑梗死的良好疗效和重要意义,并规范手术治疗的相关细节及围手术期管理。本指南编写组首先确定了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涉及的各类临床问题。为了确定各临床问题的检索词,采用了PlCoS原则(人群、干预、对照、结局、研究设计)。相关检索词包括massivecerebralnmalignantbrainedema、ma
3、lignantmiddleXXX“hemorrhagicn、”大面积脑梗死”、恶性脑水肿、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出血转化”及与大面积脑梗死评估、治疗、预后等相关的关键词。通过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21年5月),纳入了国内外重症/大面积脑梗死相关原始研究、综述、系统评价、荟萃分析、专家共识及临床指南。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结合国情及实用性,并根据团队近年研究和试用的诊治规范,提出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治疗指南。本指南推荐强度和证据等级标准参考了国际指南原则和与我国国情可操作性相结合的标准(表l)o大面积脑梗死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其涉及的病理生理机制、
4、头颈部血管解剖具有个体差异、发病原因及梗死部位和范围具有多变性,患者临床表现和预后走向也多变。因此,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诸多相关的定义和命名术语。这些术语在专业领域内同时存在、广泛使用,其所指代的疾病情况彼此间既有部分重叠,又有不同侧重的临床特征差异。为了临床工作和研究的可操作性,本指南编写组系统查询文献并梳理,在本指南中针对需要外科干预的脑梗死情况,推荐使用以下术语5:大面积脑梗死包括“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和“小脑大面积脑梗死九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的定义是:发病6h内CT平扫显示梗死区1/3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或发病6h后至7d内CT平扫显示梗死区1/2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或发病6h内MRI
5、-DWl显示梗死体积80ml,或发病14h内MRI-DWI显示梗死体积145ml。小脑大面积脑梗死的定义是采用影像梗死直径3cmo恶性脑水肿是指发生严重占位效应的脑水肿,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恶化,并可能进展为脑疝甚至死亡的恶性状态。该状态通常发生在大面积脑梗死后,影像学显示中线移位、四脑室受压等。因此,本指南主要适用于伴有恶性脑水肿或不可避免将出现恶性脑水肿,以及因出血转化导致临床加重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是大面积脑梗死伴恶性脑水肿的一种特殊类型。对于大面积脑梗死合并恶性脑水肿的预测,早期、积极、及时地进行手术干预是避免手术时机延误同时减少不必要损伤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研究认为,
6、恶性脑水肿的高风险因素较多,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指标。例如,年龄轻、发病早期NIHSS评分高、意识障碍和(或)瞳孔不等大、或入院NIHSS评分高伴意识障碍等都是高风险因素。影像学方面,脑梗死受累范围大、中线移位或脑池/脑室/脑干受压、或发病6h内梗死体积大、伴大脑前动脉或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受累、颈内动脉闭塞、或6h内弥散加权成像梗死体积大等都是高风险因素。止匕外,入院血糖水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等实验室指标也是预测恶性脑水肿的重要因素。因此,根据上述定义及标准对大面积脑梗死、恶性脑水肿及出血转化进行规范化诊断是十分必要的。建立综合预测模型可以帮助临床医
7、师早期识别高风险的恶性脑水肿患者。EDEMA模型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模型之一,包括基底池消失、中线移位、入院血糖、卒中史和干预措施等五个因素。该模型对于预测重症大面积脑梗死后恶性脑水肿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评分23分,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和特异性。改良EDEMA模型加入了NIHSS评分,已在中国人群中验证,并显示出了较EDEMA评分更高的准确度与临床实用性。此外,网页动态列线图和影像组学模型也显示出了较好的预测效能。临床实践中应通过多种指标尽早识别可能出现恶性脑水肿的患者。预测模型可以帮助早期识别高风险的恶性脑水肿患者,其中EDEMA评分及改良EDEMA评分对大面积脑梗死后恶性脑水肿的发生具有
8、较高的预测价值。外科减压手术可以解除大面积脑梗死后脑疝带来的生命危险,而且及早干预还能够改善半暗带灌注,从而显著提高患者功能预后。去骨瓣减压术可以使XO岁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降低一半,55%的存活患者可在术后1年达到较好的功能预后。对于60岁以上患者,研究发现发病48h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可降低6080岁的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患者6个月严重不良结局风险。然而,去骨瓣减压术后预后良好的比例在不同研究之间差异大,仍需进一步研究。关于大面积脑梗死外科干预的最佳时机,目前仍无定论。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在48h内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外科减压,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并改善功能预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出现脑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大面积 脑梗死 外科 治疗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