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教学教案.docx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复苏教学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心肺复苏教学教案教学项目人员急救一一模拟人教学教学二(人工呼吸与心肺复苏术CPR)阶段教学1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理论讲解和模拟练习,使学员掌握人工呼吸与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了解其在急救中的作用,提高学员应急处置能力。教学内容1、急救的作用2、人工呼吸3、心肺复苏术(CPR)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教学难点:心脏按压的原理教具准备模拟人,多媒体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时间(分钟)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5分钟新课导入北京某某驾校,2013年7月24日,一学员在科目三实际道路驾驶技能夜考时,天降大雨,路面湿滑,视线不清,由于高度紧张导致心搏骤停,没有了心跳和脉搏,如果你在
2、场你会怎么力、?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对挽回生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导入法20分钟示范讲解一、急救作用:维持生命、防止伤病恶化、促进伤病恢复。时间对复苏成功的重要性:心搏骤停4分钟内行CPR,存活率为50%;心搏骤停46分钟内行CPR,存活率为10%;心搏骤停超过6分钟内行CPR,存活率为4%;心搏骤停超过10分钟,存活率很小。二、急救的程序:危险因素观察和评估、检查伤病者反应、打开气道、人工呼吸、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D、R、A、B、Oo危险因素观察和评估:1、首先确认环境有无危害急救者及伤员的危险因素,确保自己及伤病者的安全。2、有危险因素时应首先将其排出,无法排出时应呼救待援,不要随意进入现场
3、。3、确认现场无危险因素后应迅速进入现场检查伤病者。检查伤病者反应,判断是否为心搏骤停:1、先在伤病者耳边大声呼唤,再轻拍其肩、臂,以试其反应,多媒体教学示范教学如没有反应,则可判定伤病者已经意识丧失。2、呼吸呈叹气样并在数十秒内停止。3、口唇、面色及全身皮肤青紫或苍白。4、大动脉搏动消失。5、心音消失。6、血压消失。7、双侧瞳孔散大(见于多数患者),对光反射消失。8、短暂(大约持续数秒钟)的四肢抽动和大小便失禁(见于部分患者)注意:第1、2条是判断心搏骤停的主要指标,具备这两条就能确认患者已经发生心搏骤停,此时不必再做其他检查应立即展开抢救,立即高声呼救,目的在于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且
4、要尽快帮助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使急救医生尽快赶来。大多数急救中心调度人员都能提供你CPR急救指导,然后迅速回到患者身旁。注意了解伤病者受伤过程,以确定伤病者是否受伤。如在交通意外中受伤或高处坠落受伤,若怀疑可能脊柱受伤,切勿随意搬动伤病者。打开气道:开放气道,气道就是呼吸道,这是关键步骤,当病人意识丧失以后,舌肌松弛,舌根后坠,舌根部贴附在咽后壁,造成气道阻塞。1、开放气道的目的: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使气道畅通。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时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3、如果怀疑颈椎损伤,则应用改良推颌法。4、清除口中的异物如:呕吐物、假牙
5、等。开放气道的四种方法:仰头抬颈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放在病人的颈项部,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此法严禁用于颈椎受伤者。仰头推颌法:一手掌放在前额,向下压,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固定在病人的两侧下颌角处,并向上推举,使头部充分后仰。仰头提领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中、食指尖对齐,置于下须的骨性部分,并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双手拉颌法:施术者站、跪在病人头顶端,双手中、食指并拢,分别固定两侧的下颌角,并向上提起,使头部后仰,此方法适用于颈椎受伤的患者。人工呼吸:1、用570秒钟,以听(呼吸音)、看(胸壁起伏)、感觉(呼气)的方法检测伤病者是否仍有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苏 教学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