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推动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地制宜推动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因地制宜推动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重塑城市的生态价值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基础维度。山东聊城高新区秉持“绿色为体、人文为魂”的发展思路,以人民为中心,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着力推动公园城市“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与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美好生活的社会价值”之间的融合转化,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适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合的复合系统,以达到人、城、境、业的高度和谐统一。开窗见绿,打造绿色生态体系聊城高新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结合“月季公园核心统领、道路绿地基础良好”的特点,编制聊城高新区公园城市建设规划(20
2、232027)(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充分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心、两轴、三区、七园”的生态空间格局,融合“一核、九线、多带、多点”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领公园城市建设,按照“公园+”“+公园”的总体建设思路,形成“一核、两轴、三带、五廊、多园”的公园城市生态骨架。2023年,聊城高新区投资1.2亿元,按照“道路绿地公园化、公园绿地景区化、外围绿地市场化”的原则,结合区域人文、科技、地理要素,高质量推动绿化更新,累计新建绿化面积19.73万平方米,更新改造12.72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公共绿地550万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36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1.11平方米,
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40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54.23%。公园绿地的建设,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了“100米见绿、300米见公园”。活力高新,注入人文科创之魂公园城市蕴含的情感性与人文性具有提升人类精神文化的价值。相对于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多形态的公共空间承载了更多的文化生活,更注重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融合,更易促使人们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与心灵的升华。聊城高新区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充分挖掘高新技术产业“年轻、活力、科创”的鲜明特点,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公园式产业园区,增强城市人文科创体验。一是打造公园式产业园区。将公园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城市品牌紧密结合,引入Offic
4、eP习近平rk”花园式办公园区理念,发挥高新区特点,按照产业园区公园化、高新企业厂区(园区)公园化的建设思路,实现产业园区与自然生态充分融合,营造高新产业特色与绿色亲和力兼具的空间氛围。二是打造特色主题游径。以“城市文脉、自然生态、智能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为主题打造5条人文科创特色主题游径,串联主要历史人文资源点、生态湿地及科技创新区域,让市民感知高新区历史空间脉络和城市科技创新魅力。三是打造绿色活力休闲空间。近年来,聊城高新区针对产业人才集中、青年人富集的特点,在道路绿地的提升改造中,更多地建设青年人喜爱的口袋公园、自行车道、漫步系统,从公共开放空间上提供更多高品质的适合青年人的游憩场所
5、,并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实现公园绿地智慧化,实现人与设施间的互感、互知、互动,激发青年人扎根高新区、干事创业的动力。齐头并进,衍生绿色生态产业链生态产业依托公园城市的绿色空间生存,聊城高新区不断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有效激活、全面释放城市生态的经济价值。一是大力促进花卉产业发展。根据区域公园绿地的基础条件,在更新改造中充分保留和利用原有的乔木和花灌木,增加适应性强、易于管理的多年生花卉,形成鲜明的“花园式”公园城市特点。基于“花园式”公园城市定位,利用东二环路、四新河等绿地空间,建设可观、可赏、可游的高端花卉生产景观,带动城郊接合部的旅游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发挥园林康养作用。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集科学性、文化性、观赏性、体验性、参与性、康养保健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康养景观。三是着力强化自然教育体验。依托公园、绿道建设自然教育中心,完善植物、湿地、生物标识系统和解说系统,多形式创建湿地、河流、生物等自然课程,持续开展科普导赏活动。除此之外,还依托月季公园申力、举办各级各类花卉赛事活动等,以赛促建、以赛带动生态经济发展。公园城市建设有利于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归属感,有利于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聊城高新区将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建设和运营新模式,推动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深入转化,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