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子人格的养成与层次标准.docx
《古代君子人格的养成与层次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君子人格的养成与层次标准.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古代君子人格的养成与层次标准【摘要】君子人格是古代人才培养中逐渐形成的健全人格。早期中国的君子培养体制使君子能担负家庭、社会和国家责任,并具有良好的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诸子常用君子代称其学说中的理想人格,使得君子人格成为健全人格和理想人格的代名词,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人才培养理念。理想情怀、必备品格和健康心态既是君子人格的主要标准,也是培养君子人格的基石。【关键词】君子人格气质特点格局境界层次标准“君子”最初指代周王、诸侯的国君之子,是身份的象征。在春秋战国诸子的学说阐释中,本作为身份所指的“君子”逐渐有了道德的内涵。至今民间常用“君子”“小人”区分人的道德境界和行为方式。在中华文化中,“君子
2、”被作为健全人格的代称,代表着中国人崇尚的理想人格。在古代典籍中“君子”与“小人”的对举,主要是指格局的大小。君子关心的是家国大事,明白道义所在,自信而坦荡。而小人关注的多是个人的祸福,常常怨天尤人。古代典籍中谈及君子人格的养成,意在如何拓展格局,成就理想的人格,养成心性健全的气质修养。早期君子人格的养成在西周时,君子是指国君之子,包括周王和诸侯的嫡子和庶子。诗经小雅大东说:“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孔颖达正义说:“此言君子小人在位,与民庶相对。君子则行其道,小人则供其役。此上四句有二事,明君子履其恩厚而法效之,小人视其平直而供承之。”君子指代地位较高的贵族,小人指代普通的民众。左传襄公九年中载
3、晋国智武子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君子泛指进行脑力劳动的贵族,小人泛指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论语颜渊中记载孔子对季康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用的也是这个含义。周王、诸侯的嫡子继承王位,庶子一般在王室担任公卿职务,代代世袭。西周实行五等爵制,人一出生就分为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天子与诸侯的庶子和大夫士的元子,要入国学进行训练,以养成君子人格。按照当时人才培养制度,国君之子、大夫之子和层层选拔上来的士一起跟随乐正学习。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经过系统学习之后,他们都要被考核。有时周天子率公卿大臣亲自到学校观察,考核中表
4、现优异的直接任命使用。而经过学习,道德、行为、心性没有改变的则流放到千里之外,终身不予任用。这表明在当时君子的教育、培养和选拔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制,那些不改变顽劣习性者直接被淘汰出局,而优秀者直接被选拔为朝廷的官吏。东周时晋国的公子姬周是晋襄公的曾孙、桓叔捷的孙子、惠伯的二儿子,也是晋厉公的堂侄。姬周少时到周王室跟随单襄公学习诗书礼乐,养成了君子人格。国语晋语描写他时时刻刻都有得体的仪容:站立时身姿端正,不把重心放到一条腿上,眼神从不游移,听人讲话不倾身支耳,不谈论自己不了解的内容,也不说不着边际的话。谈及诚敬的话题,必言及上天;说及忠诚的话题,必关乎自己的内心;说起信用时,能反思自己;讨论仁
5、爱时,注重关照他人;谈义时主张以义致利;谈及智涉及治事;谈及勇强调自制;谈及教化会明辨是非;谈及孝会涉及神灵;谈到惠会谈及和睦;谈到礼让会谈及同僚。一听说晋国有忧患,面露愁苦之色;听到晋国有好消息,神情会很愉悦。后来,单襄公身体不好,向儿子顷公交代后事,叮嘱他一定要善待姬周。他认为姬周的言谈举止蕴含着十一种美德,体现为君子人格,一定会得到晋国人的支持,成就一番大业。随后不久,晋厉公被弑。荀罄、士鲂等大臣请姬周回国继位。十四岁的姬周在国境上对迎接他的那些弑君之臣说:“大父、父皆不得立而辟难于周,客死焉。寡人自以疏远,毋几为君。今大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后,赖宗庙大夫之灵,得奉晋祀,岂敢不战
6、战乎?大夫其亦佐寡人!”此言一出,大臣们一片惊诧,十四岁的孩子有如此见识?只好俯首再拜:“唯君是从!”姬周随即与诸卿大夫结盟,约定一起振兴晋国。回国后他厉行改革,任用贤能,消除了晋国内乱。尽管他在二十九岁去世,却使楚国不敢北上,秦国不敢东进,齐国不敢西犯,戎狄不敢南侵。晋国由此成为了中原的霸主,不少诸侯去朝见他。这说明君子人格中临危不惧的气质、从容不迫的精神足以征服了心怀叵测的大臣们。我们常说人格魅力,正是指健全的人格所彰显出来的不卑不亢、不张不驰的中和之美,能够养成一种气质,在无形之中影响周围的人。君子人格的学理阐释西周卓有成效的君子教育,培养了很多具有健全人格的君子,使得国君、诸侯的继承者
7、能够胜任职事。这种人格的塑造方式不断扩大,成为春秋诸子教育弟子时的人格养成机制。例如孔子就以君子修为培养弟子们。在论语中,孔子时刻以君子人格的养成要求他的弟子们。在他看来,君子应该有德行、精语言、通政事、懂文学,要养成不同于世俗的、功利的、猥琐的、浅薄的君子人格。孔子眼中的君子人格有几个气质特征。一是要有健全人格:“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能尊重道德共识,遵守公共秩序,有良好的情感体验。这句话成为后来私塾、书院和家教的准则。它被朱熹的小学集注倡导之后,影响了古代中国的启蒙教育,成为弟子规的提纲。二是责任人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君子要自觉担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君子 人格 养成 层次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