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工作】五四精神与北大传统.docx
《【共青团工作】五四精神与北大传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青团工作】五四精神与北大传统.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共青团工作】五四精神与北大传统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五四运动源于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北大师生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J重温五四精神与北大传统的关系,有助于新时代青年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的改革为五四运动爆发奠定了基础1916年底,刚从法国归国的蔡元培面对校风腐败、难以整顿的情况,毅然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当时北京大学聘任的教师中已有少数人开启革新的端绪,但整体而言北大仍然深受旧传统的束缚。蔡元培决定引进有新思想的学者
2、,“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改革学校体制,破除学生的旧观念,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时北大集中了一批新派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他们以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刊物为阵地,提倡白话文、文学革命。北京大学一扫过去腐败沉闷的风气,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此外,辜鸿铭、刘师培、黄季刚等“国故派”人物在北大反对白话文运动,还创办了国故月刊。而林纾在报纸上发表了两篇小说诽谤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和蔡元培,幻想借助军阀镇压革新派。北大一时之间成为新旧思潮斗争的焦点。一流的大学必然有着一流的学生社团。在各类新思潮和思想自由口号的影响下,北大成立了许多社团,如哲学会、雄辩会、体育会、新
3、剧研究会、新闻研究会等,毛泽东在第一次北京之行时便参加了新闻研究会。北大学生之间的斗争也很激烈,譬如傅斯年与张厚载的新戏、旧戏之争,最终是以张厚载“屡次通信于京、沪各报,传播无根据之谣言,损坏本校名誉”被退学而告终。学生社团中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平民教育讲演团,领导者是邓中夏、康白情、许德珀等人。他们最初以教育普及与平等为目的,通过露天讲演、刊发书报开展活动。最初的演讲题目一般涉及通俗教育,五四运动之后政治抗争主题始占据主导。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发祥地1918年5月,因中日秘密军事协定引发的学生运动可谓1年后五四运动的“预演”。5月中旬留日归国学生代表到北京,21日北京学生发动了向当局示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共青团工作 五四 精神 北大 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