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docx
《【教学设计2】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2】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第二部分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部分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本文语言浅显,故事情节生动,内容并无费解之处。教学的基本方式应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点拨,主要是抓住劝谏和讽喻手法来启发学生,使他们悉心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
2、式,明确邹忌劝说艺术在当代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另外,梳理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是教学重点之一,不宜忽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2 .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分组讨论解决文本内容的理解。2 .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1 .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2 .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品读,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3、1 .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 .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PPT课件、音频朗读文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 .“人贵在自知。”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来寻找答案。2 .解题: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3 .提供有关战国策与战国的资料。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
4、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它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1 .检查生字认读。(1)出不生字:帙丽朝服衣冠窥镜期年朝于齐回进明确:yzhaoguankuTjTchaojian(画线字读音)(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3)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全文。2 .掌握重点词语。修:长,这里指身高。H失丽:光艳美丽。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美:以为美,形容词用作动词。蔽: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受蒙蔽。善:好。乃:于是,就。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名词作状语。闻:使闻。地方:土地方圆。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讽:委婉劝说。谤讥:公开指责。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设计2 教学 设计 邹忌讽齐王 纳谏 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