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24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2024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县2024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为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规范运行管理,不断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根据省、市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的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县情实际,现就做好全县2024年“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活动目标对照国家服务能力标准和评价要求,统一基层机构基本建设标准、明确服务能力提升目标。今年,已达推荐标准的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XX家单位要驰而不息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确保继续保持推荐标准。XX等卫生院要对标对表,迅速启动实施,争取早日达到推荐标准。全县符合国家基本标准及推荐标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分别不低于10
2、0%.88%o二、活动范围各镇(中心)卫生院、高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建设标准(一)镇(中心)卫生院。对照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23年版)所明确的88条基本条款和12条推荐条款开展建设。(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指南(2023年版)所明确的80条基本条款和10条推荐条款开展建设。四、工作步骤及安排(一)活动启动阶段(2024年4月20日前)。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由委基层卫生科牵头,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财审科、疾监科、医政科、妇幼科、信息中心、安监科、行风办、审核支付中心等科室(单位)协同配合,统筹协调全县活动的组织实施和工作推进,各
3、建设单位对照标准,梳理拟实施项目,形成项目工作清单,明晰牵头负责人、责任科室及具体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二)自查整改阶段(2024年6月30日前)。4月底前,委组织召开优质服务基层行座谈会、推进会,各建设单位汇报项目工作进展、困难,进一步厘清建设思路,按照项目建设程序迅速推进,确保完成序时任务。适时邀请省、市专家进行专题培训,确保各单位吃透新标准、执行新规范、达到新要求。各单位要对照创建要求,结合2023年“优质服务基层行”信息管理系统上专家给出的评审意见,拿出过硬措施,迅速开展自查整改,完善资料台账。(三)指导改进阶段(2024年7月31日前)。委组织县级专家对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初评审核
4、,分专业领域提出改进意见,加强对活动的技术指导与支持,引导基层机构整改提升。各建设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邀请县级专家开展专项指导。(四)信息填报阶段(2024年8月15日前)。8月15日前,各单位登录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申报信息系统(登录XX,进入“优质服务基层行”申报栏目),填报年度完整信息,规范上传佐证材料。(五)审核上报阶段(2024年8月20日前)。8月20日前,委各科室牵头组织县级专业人员队伍,对各单位相关领域的申报信息开展审核和校正。基层科牵头汇总,各职能科室通力协作,督促各单位闭环整改。对于通过审核达到基本标准或推荐标准的单位,上报市卫健委基层处申请复核。(六)持续改进阶段
5、(2024年9月-)。各单位通过国家和省、市信息系统反馈情况,全面查找能力提升薄弱环节及问题症结,对没有达到预期等次的指标,分类梳理列出重点提升任务清单,建立专项台账,挂牌推进,对账销号,限期完成。五、相关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委成立以薛迎春为组长的优质服务基层行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1),基层卫生科牵头负责优质服务基层行的统筹谋划、技术指导、抽查复核等工作,委相关职能科室根据任务分工(见附件2),做好本条线督查、指导工作。2024年度“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纳入各单位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压紧压实各创建单位主体责任。各单位也要成立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专班,明确牵头负责人
6、、责任科室、资料员,层层分解任务,确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请各单位于4月16日前报送本单位责任分工表(见附件)至委基层卫生科。(二)严格评价标准,确保工作质量。领导小组成员要严格按照评价标准与指南,指导各单位做好材料准备、网络自评、跟踪整改等工作。小组成员所在单位要有全局观,克服困难,统筹安排工作,确保小组成员有足够时间参加基层行活动的组织培训、技术指导、在线资料审核和基层机构现场复核等工作。各建设单位要认真研读标准和指南,梳理任务清单,在县小组成员的指导下,结合上年度省市专家评审意见,细化标准,压茬推进,按期完成创建活动。(三)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宣传培训。各单位在开展“优质基层行”活动期间,要
7、注重收集在提高服务能力、优化诊疗流程、改进服务质量、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举措,做好工作总结,及时报送委基层卫生科。达推荐标准的单位要对照省社区医院建设标准,认真做好自查自改,积极主动申报创建省社区医院。上冈中心卫生院要对照省二级社区医院建设标准,尽早启动相关建设工作。委基层卫生科将适时在报纸、微信平台等媒体上进行宣传。对工作较好的单位与个人,将在年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倾斜。对因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整改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评审不过关的单位及相关人员,将严肃追责问责。相关职能科室分类指导任务分工目录评审指标责任科室第一章功能任务和资源配置1.1功能任务1.1.1基本功能财审
8、科组织人事科审核支付中心1.1.2主要任务1.2科室设置1.2.1临床科室1.2.2医技及其他科室1.2.3公共卫生科或预防保健科1.2.4职能科室1.3设施设备1.3.1建筑面积1.3.2床位设胃1.3.3设备配置1.3.4公共设施1.4人员配备1.4.1人员配备第二章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2.1服务方式2.1.1门急诊服务医政科2.1.2住院服务2.1.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卫生科2.1.4转诊服务医政科2.1.5远程医疗服务2.2服务内容和水平2.2.1医疗服务2.2.1.l疾病种类(见附件)2.2.1.2急诊急救服务2.2.1.3内科医疗服务2.2.1.4外科医疗服务2.2.1.5妇(
9、产)科医疗服务2.2.1.6全科医疗服务2.2.1.7中医医疗服务2.2.1.8眼、耳鼻咽喉医疗服务2.2.1.9口腔医疗服务2.2.1.10康复医疗服务2.2.1.11儿科医疗服务2.2.1.12老年人卫生服务2.2.1.13心理健康服务2.2.2检验检查服务2.2.2.1检验项目2.2.2.2检查项目2.2.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2.3.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2.2.3.2健康教育2.2.3.3预防接科2.2.3.4儿童健康管理疾监科基层卫生科妇幼健康科2.2.3.5孕产妇健康管理2.2.3.6老年人健康管理2.2.3.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2.3.8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2.2.3.9严重
10、精神障碍患者管理2.2.3.10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2.2.3.11中医药健康管理2.2.3.12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2.2.3.13卫生监督协管2.2.3.14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及其他2.3服务效果2.3.1服务效率行风办2.3.2满意度第三章业务管理3.1执业与诊疗规范管理3.1.1执业管理医政科3.1.2规范诊疗3.2医疗质量安全管理3.2.1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3.2.1.1医疗质量管理体系3.2.1.2医疗质量管理制度3.2.2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落实3.2.2.1“三基”培训与考核3.2.2.2住院诊疗质量管理第三章业务管理3.2医疗质量安全管理3.2.2.3首诊负责制
11、度医政科3.2.2.4查房制度3.2.2.5值班交接班制度3.2.2.6手术、麻醉授权管理3.2:2.7病历书写规范管理3.2.2.8手术管理支3.2.2.9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讨论制度支3.2.2.10输血管理支3.2.2.11放射或医学影像管理3.2.2.12临床检验管理3.2.2.13中医管理3.2.2.14康复管理支3.2.2.15病案管理3.3.1查对制度3.3患者安全管理3.3.2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支3.3.3危急值报告管理3.3.4患者安全风险管理3.3.5患者参与医疗安全3.4护理管理3.4.1护理组织管理体系3.4.2临床护理质量管理3.4.3护理安全管理3.5医院感染管理3.
12、5.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3.5.2医院感染相关监测3.5.3手卫生管理3.5.4消毒及灭菌工作管理3.6医疗废物管理3.6.1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管理制度3.6.2医疗废物处置和污水处理3.7放射防护管理3.7.1放射防护管理3.8药事管理3.8.1药品管理3.8.2临床用药3.8.3处方管理3.8.4药品不良反应管理3.9公共卫生管理3.9.1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基层卫生科3.9.2落实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与经费补助第四章综合管理4.1党建管理4.1.1党的组织建设组织人事科4.1.2党风廉政建设4.2人员管理4.2.1绩效考核制度4.2.2人才队伍建设4.3财务管理4.3.1财务管理财
13、审科4.4医保基金使用内部管理4.4.1医保基金使用内部管理4.5安全生产4.5.1安全生产安监科4.6信息管理4.6.1信息系统建设信息中心4.6.2网络安全4.7行风与文化建设4.7.1行风与文化建设医政科行风办办公室4.8信息公开4.8.1信息公开基层卫生科信息中心办公室4.9县乡一体和乡村一体建设4.9.1县乡一体和乡村一体建设基层卫生科4.10部门协同4.10.1部门协同备注:在基本条款基础上,增加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功能的条款,设为推荐条款,以标注。附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责任分工表目录评审指标分管领导负责人1.1功能任务1.1.1基本功能1.1.2主要任务第一章功能任务1.2.1临床科室1.2科室设置1.2.2医技及其他科室和资源配置1.2.3公共卫生科或预防保健科1.2.4职能科室1.3.1建筑面积1.3设施设备1.3.2床位设置1.3.3设备配置1.3.4公共设施1.4人员配备1.4.1人员配备2.1.1门急诊服务2.1服务方式2.1.2住院服务2.1.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1.4转诊服务2.1.5远程医疗服务2.2.1医疗服务2.2.1.1疾病种类(见附件)2.2.1.2急诊急救服务2.2.1.3内科医疗服务第二章2.2.1.4外科医疗服务基本医疗和公共卫2.2.1.5妇(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