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4 曹冲称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 曹冲称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4曹冲称象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曹冲称象出自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的故事。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全文共5个自然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第一自然段讲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别人送的一头大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的来历Q第二自然段形象地描述又高又大的大象,官员们都在议论大象的重量,暗示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有一定难度。第三自然段讲有官员想出造大秤的方法,但根本行不通。第四自然段讲曹冲提出了称象的方法,分3个步骤:赶大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称船上石
2、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课文用“再”“然后”这两个表示顺序的词,把称象的步骤表述得清楚明白。第五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曹冲的方法果然可行,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课文配有1幅插图,是曹冲在岸上指挥,人们按照他的方法,把大象赶上船,在船舷上画线的场景。插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14个生字。2、熟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办法。3、理解曹冲称象的步骤,并谈谈感受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教学重点】:1、识记生字词。2、理解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办法。对比含有带“到底”和“才”的句子,谈感受。【教学难点】:1、理解曹冲称象的步骤。2、谈谈自己的感
3、受,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教学过程工一、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这就是大象。(出示图片)。相信大家对于大象并不陌生,其实远古时代就有大象了,不过古人要想知道一头活着的象有多重,真是一件很难的事。今天让我们一起乘坐时光机回到1800年前,看看七岁的小曹冲他是怎样称象的。同学们,这个字念“曹,(出示字卡)。“曹”是个姓氏,文章当中除了曹冲还有一位姓曹的人物,就是曹操。(出示词卡,请生读。)再来看“称”这个字,请生读。“称”在古代是这样写的,字形就像手提着一条鱼来称估重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字。师范写,学生书空。既然要称东西就要用到“秤”,出示字卡,让生读。
4、连读“称”和“秤现在会读这个课题了吗?让我们一起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自读要求(1)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师:同学们刚刚读得非常认真,那生字你会读了吗?(2)出示拼音生字秤杆根柱员船线议论重量止找两位生读。(3)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师:难一点怕不怕呢?瞧,拼音没了,你还会读吗?那么多人都想读啊,那我们开火车来读吧!火车火车谁来开?(4)再次齐读生字。(5)挂气球抢读生字。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挂气球的游戏,生字宝宝跑到气球里了,看谁挂的又快又准。师:看来我们的生字都已经掌握了,接下来谁能告诉老师,这篇
5、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三、研读课文,体会词语(一)学习课文第2段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是怎样介绍那头大象的?谁想来介绍一下。(出示大象图片)指导学生朗读“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重读两个“又”字。师范读,再找生读。(出示字卡)识记生字“根、柱”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的偏旁木字旁。师:用你那双亮亮的小眼睛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吗?2、想象说话:看到这么大的象,官员们会想说什么呢?引出词语“议论”,师:向你们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在围绕着大象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就叫做“议论二找生读词语。3、官员们是怎样议论大象的呢?出示对比两个句子“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女生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曹冲称象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