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方案.docx
《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根据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任务目标,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实施空间优化、农业强优、生态提质、文明培育、乡村治理、惠民富民、体制机制创新“七大工程”,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宣传引导、督查考核“四大保障”,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
2、“农业旺起来、农村靓起来,农民富起来,乡风美起来,基层强起来”的乡村振兴之路。二、任务目标到2020年,全区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2年,全区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基本建立,农业综合总产值增长3.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降低到2.06o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制度基本完善,森林质量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三、重点工作(一)实施空间布局优化工程1.统筹协调城乡发展空间。按照主体功能
3、区定位,配合市自然资源局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整治进行全面规划布局,加快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到2020年,配合市自然资源局编制完成区国土空间规划,完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强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主要控制线,创建市级特色小(城)镇3个。到2022年,根据村庄规划要求、乡镇和村民要求,对全区已完成的村庄编制规划适时予以调整,创建市级特色小(城)镇3个,省级特色小(城)镇2个。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住建局参与单位:区农业农村粮食局、区发改委、区生态环境2 .优化乡村发展布局。统筹利用生产空间,合理布局生
4、活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到2020年,全面完成全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地块的划定和建设任务,全面划定养殖业适养、限养、禁养区域,合理确定乡村生活设施用地位置、规模和建设标准,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营造宜居适度生活空间。到2022年,全面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粮食局参与单位:区自然资源分局、区生态环境局、区发改委3 .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对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对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村寨及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建筑,传承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
5、,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功能性和延续性;对城市近郊以及城关镇所在地的村庄,要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对位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人口流失特别严重或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要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发展搬迁等方式实施村庄搬迁撤并。到2020年,科学确定每个村庄发展方向。到2022年,搬迁撤并一批村庄,对腾出的土地要科学制定使用计划,宜耕则耕,宜林则林,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率。牵头单位:区自然资源分局参与单位:区农业农村粮食局、区住建局、区林业局、区文广新旅局、区民政局、区扶贫办、区财政局、区发改委(二)实施农业强优工程4 .做实生产
6、基础。做实生产基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智慧农业建设等项目,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到2020年,全区建成高标准农田30.59万亩以上,基本实现“三线四园”高标准农田全覆盖,耕地有效灌溉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8以上,力争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到2022年,全区建成高标准农田30.59万亩以上,耕地质量提升0.02个等级,耕地有效灌溉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6以上,农村电子商务主体超过80个,培训农村电商从业人员超过110人,农业信息化水平达70以上,行政村实现
7、益农信息社服务全覆盖,力争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实现省级示范园物联网全覆盖,建成2个省级智能农业示范点。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粮食局参与单位: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区财政局、区水利局、区自然资源分局、区供销社5 .做特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优质稻米、蔬菜、果业、中药材、油茶、畜牧业、水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九大产业工程;重点利用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乡村文化等特色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和农家乐,打造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为一体的农林下经济产业。到2020年,实现稻米、蔬菜、果业、畜牧业、水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6大产业产值全部超过9亿元,中药材、油茶等
8、2大产业产值均超过5000千万元。全区林下经济新增规模0.2万亩以上,经营林地累计达2.5万亩以上,新增林下经济产值超0.2亿元,年总产值达3亿元以上。到2022年,实现稻米、蔬菜、果业、畜牧业、水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6大产业产值全部超过10亿元,茶叶、中药材2大产业产值全部超过1亿元。全区林下经济总规模达到3万亩以上,新增林下经济产值超0.6亿元,年总产值达3.6亿元以上。基本形成一区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创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区,全区绿色有机农产品企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可追溯覆盖率达70以上,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稳定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乡村 振兴 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