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教育与劳动者离职倾向.docx
《过度教育与劳动者离职倾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度教育与劳动者离职倾向.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45卷第12期外国经济与管理Vol.45No.122023年12月ForeignEconomics&ManagementDec.2023DOI:10.16538ki.fem.20230122.203过度教育与劳动者离职倾向尤亮;李根丽2(1.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西依林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过度教育与离职率高涨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为何会并存发生,解答这一问题对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和企业管理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过度教育影响劳动者离职倾向内在机制的基础,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有序PrObi
2、t模型研究了过度教育对劳动者离职倾向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教育显著增加劳动者的离职倾向,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过度教育会通过降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安全感来增加劳动者的离职倾向。进一步分析表明,过度教育未增加劳动者的在职培训机会和外部雇佣机会感知,其在劳动者职业发展中更可能是绊脚石而不是垫脚石。本文深化拓展了过度教育影响劳动者离职倾向的理论阐述机制,并为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的劳动者就业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思考方向和缴证据。关键词:过J翦靖;离职(K向;工作三8;工作安全感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
3、编号:l(X)l-4950(2023)12-008(L16一、引言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双转型”背景下,中国过去以长期雇佣和统分统配为主要特点的传统雇佣模式逐步被强调就业能力和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新型雇佣关系取代。然而,雇佣关系外部化在降氐组织管理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弹性的同时,也削弱了劳动者与组织之间的依恋关系,导致劳动者主动离职率高涨,就业不稳定性问题不断加剧。根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离职与薪酬调研报告,中国劳动者离职率自2013年开始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2016年劳动者平均离职率达到20.1%,截至2019年3月,2018年应届生平均离职率达到
4、24.6%已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近些年劳动者整体离职率虽有所降低,但2021年依然高达18.8%。新生代劳动者初次就职的平均在职时间更短,95后平收稿日期:2021-08-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903117)作者简介:尤亮(观9),男,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脓受;李根丽(1992-),女,国两桶技大学经济孤学院博士后(通讯作者,jmteIlelee(ai26.m).网:https:/(前程无忧网:hupsresearch.5ljob.conpdfresig112022otal.pdf均工作7个月就会僻离职吗与此同时,随着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就业“
5、内卷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大量劳动者迫于总量性压力向下就业,类似“茅台211女生踩曲”和“研究生应聘流水线工人F等过度教育现象愈发普遍。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为何会同时发生?过度教育与高离职率或离职倾向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这些问题目前尚未得到系统性的研究和解答。离职通常指员工与组织终止在其中谋求物质收益和精神支持等交换关系并退出组织的过程,包括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主动离职是员工主动提出离职申请,经与组织协商一致离开组织的行为。被动离职包括裁员、辞退、解雇和开除,是组织主硼是出终止双方劳资关系的行为。已有研究发现,员工被动离职与主动离职对企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被动离职有利于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6、,激励其他员工努力工作,提升企业经营绩效;主动离职则会造成组织人才损失和成本增加,且影响员工一,羽吁企业长久稳定发展(宋皓杰和程延园,2021).离职倾向是劳动者内心产生的一种离开现有组织,寻找其他工作机会倾向的综合态度或表现(MilIer,1979),也是劳动者在可能发生离职行为前对离职问题所进行评估衡量的过程。其虽不等同于离职行为,但作为一系列撤退认知的最后一个阶段,可直接引导真正的离职行为,预测主动离职行为的发生(TCtt和MeyCr,1993)因此,离职倾向是研究离职问题的一个商虹具,在研究主动离职行为存在困难时,将离职倾向作为离职的替代变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术界对劳动者离职倾向
7、的影响因素做了较多研究,但多数研究主要关注劳动者个人因素和工作因素,如教育、工作辎、姆状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以及工作满意度、合同性质等工作I新变量对离职倾向的独立影响(Chowdhury,2015;HU而Bae,2021),个人与工作的匹配质量,特别是过度教育是否影响劳动者的离职倾向则较少被探讨,相关的理论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也鲜有涉及。基于中国情境剖析过度教育与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研究更是匮乏,已有研究中刘明艳(2016)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工作满意度在过度教育影响劳动者离职倾向中的中介作用,但该研究的对象仅为高校毕业生,期样方法的科学性有待提升,研究结论是否具有普适性和稳健性也有待商榷
8、。作为个人一工作不匹配的重要询形式,过度教育对中国劳动者的离职倾向是否具有显著影响?若是,影口向机制是什么?在劳动者职业发展中,过度教育究竟是绊脚石还是垫脚石?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全面理解过度教育的就业效果,从匹配视角丰富和拓展劳动者离职理论,以及在管理实践中预防和减少员工主动离职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相同教育水平下的过度教育为切入点,在理论分析过度教育对劳动者离职倾向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年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对理论预期进行实证检验。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了过度教育影响离职倾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度 教育 劳动者 离职 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