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技术及其应用展望.docx
《超材料技术及其应用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材料技术及其应用展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前言超材料是世纪之交诞生的一个新的科学概念。基于这一概念,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发展出了一系列具有奇异特性的新型人工材料系统,可望在诸多领域产生颠覆性技术。超材料技术被美国国防部列为“六大颠覆性基础研究技术之一,并先后被评选为材料科学领域“50年中的10项重大成果之一和21世纪前10年10项重大突破之一。“超材料”一词最初由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提出,用来描述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制造的、三维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复合材料。尽管各种科学文献给出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一般都认为超材料是具有通过人工结构作为基本功能单元、能够实现自然材料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材料。近年来,典型的超材料如左手材
2、料、“隐身斗篷、完美透镜等已在光学、通信、国防等应用领域渐露头角,而为数众多的电磁超材料、力学超材料、声学超材料、热学超材料以及基于超材料与常规材料融合的新型材料相继出现,形成了新材料的重要生长点。二、超材料的实现方法一一以左手材料为例左手材料是一类典型的超材料,这类材料的设计和实现对超材料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左手材料的源头可追溯到科学家于1968年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他预测,如果有某种材料同时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和负的磁导率,电磁波在该材料中传播时的电场矢量、磁场矢量以及波矢量之间的关系将不再遵循经典电磁学中的“右手定则,而呈现出与之相反的左手关系,这时材料中电磁波的波动方向和能量传播方向
3、相反,并表现出一系列有违常理的行为,例如光的负折射、反常多普勒效应、倏逝波放大、完美透镜效应,以及反常切连科夫辐射等。然而,众所周知,同时具有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材料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因此,的预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能得到科学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英国物理学家的工作使左手材料的研究出现了柳暗花明的前景,并导致了超材料这一新概念的形成。1996年预言了由金属线构成的阵列可在谐振频率附近产生出宏观反常介电常数的性质,1998年又提出通过人工设计具有开口的金属开口谐振环结构(SRR)阵列实现反常有效磁导率。基于上述思路,2000年,利用电路板加工方法,制备了金属线与SRR结构阵列
4、复合结构,直接观测到了微波频段的左手性电磁波透射通带和负折射行为(见图1)。图1基于金属线与SRR结构阵列复合结构的左手材料左手材料的实现改变了人们的一些固有观念,昭示人们可以在不违背物理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人工功能单元的设计,获得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具有迥然不同的超常物理性质的新物质。从材料科学的角度看,超材料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左手材料等几种人工材料本身,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材料获取方法,即针对需求进行逆向设计,通过设计“人工材料基因来构建材料的功能。三、若干重要研究和工程应用进展超材料的重大科学价值及其在诸多应用领域呈现出革命性的应用前景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科技界、产业界,以及国防部门的密切关
5、注。美国国防部启动了关于超材料的多项研究计划,美国大型的半导体公司如英特尔、美国超威半导体(AMD)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等也成立了联合基金资助相关研究。欧盟组织了50多位顶尖的科学家聚焦这一领域的研究,并给予高额经费支持。日本在经济低迷之际出台了一项研究计划,支持至少两个关于超材料技术的研究项目,每个项目的研究经费约为30亿日元。超材料的研究和工程化应用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电磁超材料方面,科学家对各种电磁谐振结构进行了优化,发展出了多种基于金属线和SRR环的衍生结构以及介质结构的人工原子,并设计研制出了隐身斗篷、完美透镜等新型超材料器件:与此同时,将微纳加工技术引入到了超材料的制
6、备,发展出了可在光学频段下工作的各种超材料和器件。近年来,超材料也从电磁领域逐渐走向了力学、声学、热学以及传质等领域,一系列具有超常性质和奇异功能的新型超材料相继问世。(一)超材料“隐身斗篷2006年,发表了关于设计电磁隐身衣的新方法。他们指出,具有特定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分布的超材料可以控制电磁波传播,并干扰电磁波的传播轨迹,使其发生弯曲。因此,可以利用电磁超材料制备的套型装置,引导电磁波绕过目标物体之后返回原始的传播轨迹,给观察者造成一种物体不存在的假象,可以使放置在其内部的物体“隐身,不被外界探测到。在此基础上,对材料的参数进行了简化,实验验证了世界上首个超材料隐身衣,从隐身衣外部无法探测到
7、隐身衣内部物体的信息,实现了完美隐身。近年来,科学家对超材料隐身衣技术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以期获得隐身性能更好、频带更宽、超材料结构更轻薄的超材料系统(见图2)。图2超材料隐身斗篷原理示意图与传统隐身技术相比,超材料隐身的特点是靠导引电磁波,而不是靠吸收电磁波,因此没有目标影子,是国防军工领域的一项颠覆性技术,得到了各国军工界的广泛重视。目前.,基于超材料隐身斗篷技术已开始在军事装备中获得应用。(二)基于超材料的新型无源电子元器件电磁介质是无源电子元器件的材料基础和技术核心。传统的无源元件基于常规介质材料,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为大于1的正值,且不会特别高。超材料技术可以实现具有负值、超低或超
8、高介电常数或磁导率的人工电磁介质,为一些具有变革性的新型无源电子元器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天线是超材料应用的较为成功的一类器件。利超材料超常的电磁性质和高度可设计的特点,人们成功地开发出多种具有高性能、能满足各种特殊要求的天线,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高效、高增益、共型化、高信号选择性等。例如,提出了基于超材料的天线空间匹配的概念,可有效地抵消电抗,提高天线的辐射效率,同时通过空间耦合成为天线的寄生辐射元增益,可将天线尺寸大幅缩小,辐射效率大幅提高。利用复合左/右手(CRLH)传输线结构设计出的天线,借助于零阶谐振,天线的尺寸可以任意地小。利用零折射率超材料的出射面趋近平行于法线的方向射入自由空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技术 及其 应用 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