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魏前期立子杀母与太后干政的并行发展.docx
《浅析北魏前期立子杀母与太后干政的并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北魏前期立子杀母与太后干政的并行发展.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浅析d曦前期立子杀母与太后干政的并行发展拓跋珪为了防止后妃和外戚干政制定了“立子杀母”制度,此制在孝文帝以前一直被一丝不荀地遵行。但尽管如此,太后干政现象仍然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北魏前期两者几乎呈现并行发展的状态。这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立子杀母”制本身存在很多弊端,而且北魏政权一些独有的特点也为太后干政提供了条件。北魏前期;“立子杀母;太后干政;并行发展北魏政权建立之初,道武帝为加强皇权,防止后妃外戚干政,制定了“立子杀母”制度,以此来为年幼的储君扫清障碍。这一泯灭人性的制度虽不是道武帝首创,但却在北魏前期立为常制,并且存在了百多年。尽管孝文帝前的历代君主几乎都在一丝不苟的遵行“立子杀母,但事与愿
2、违,太后干政现象仍是频频出现,特别是在孝文帝以前,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表现的尤为明显,几乎呈现并行发展的态势。一、北魏前期“立子杀母”制度的严格执行以孝文帝为界,北魏前期共有6位皇帝,分别是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太宗明元帝拓跋嗣(生母道武宣称皇后刘氏)、世祖太武帝拓跋春(生母明元密皇后杜氏)、高宗文成帝拓跋溶(生母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显祖献文帝拓跋弘(生母文成元皇后李氏)、高祖孝文帝拓跋宏(生母献文思皇后李氏),另有一位因早逝而未即皇位的太子拓跋晃(生母太武敬哀皇后贺氏)。在此期间,有明确记载死于“立子杀母”制的后妃有三人,第一位是拓跋嗣之母,道武宣穆皇后刘氏,“太祖末年,后以旧法薨。太宗即位,
3、追尊谥号,配飨太庙。1天兴六年,道武帝立11岁的拓跋嗣为太子,同时赐其生母刘贵人死,召太子而告日:“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2从此“立子杀母”成为定制:魏故事,后宫产子将为储,其母皆赐死。T1;另一位是拓跋弘之母,文成元皇后李氏,“及生显祖,拜贵人。太安二年,太后令依故事遂薨。再一位就是拓跋恂的生母,孝文贞皇后林氏,“生皇子恂,以恂将储试,太和七年,后依旧制薨1,林氏是这些女性中最可悲的一位,太和七年即被赐死,但拓跋恂直到太和十七年才被立为皇太子,并且后来因谋反之罪,在太和二十年被孝文帝赐死,时年十五,其母林氏被废为庶人,
4、可以说是白白牺牲了性命。其余几位后妃的死因在史书中并无明确记载,但通过对间接史料的分析,她们很可能也是死于“立子杀母制,原因有三。其一,根据魏书记载,四位妃子都是死于儿子被册立为皇太子之前。密皇后杜氏于泰常五年薨,拓跋希被立为皇太子是在泰常七年:敬哀皇后贺氏于神元年薨,拓跋晃被立为皇太子是在延和元年;思皇后李氏于皇兴三年薨,拓跋宏被立为皇太子也是在皇兴三年,时间刚好吻合;恭皇后郁久闾氏情况比较特殊,正平元年拓跋晃去世,此时拓跋溶未为皇太子,因此郁久闾氏得以暂时保全性命。但当拓跋漕于兴安元年冬十月戊申日即位后,郁久闾氏却于同年十一月甲申H暴薨。两个时间如此接近,我们不妨大胆推测,郁久闻氏极有可能
5、是因立子杀母制被赐死。可见即使亲子位及至尊,但迫于“魏故事的压力,郁久闾氏仍然不能幸免。其二,在有关贞皇后林氏的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高祖仁恕,不欲袭前事,而禀文明太后意,故不果行。1孝文帝不欲袭前事”,说明之前的皇帝都是“袭前事”的。并且文明太后反对的态度如此坚决,说明以前的历代后妃都无有例外。当有人第一次向一项定制提出挑战时,受到的阻力总是相当大的,所以即使是孝文帝亲自求情,也不能逾制。其三,史学家的评价。在魏书皇后列传中,史臣日:“钩弋年稚子幼,汉武所以行权,魏世遂为常制。子贵母死,矫枉之义不亦过哉!高祖终革其失,良有以也。Tn在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提到,“魏立皇子诩为太子,始不杀其母。”
6、3判断这两种说法正误的关键就在于孝文昭皇后高氏,魏书较,高氏“暴薨于汲郡之共县,或云昭仪遣人贼后也I=Tn此处记载了高氏可能的死因,但是未记载明确时间,究竟高氏是死于元恪被立为皇太子之前还是之后,我们已无法得知,因此也无法判断立子杀母”制究竟是废于孝文朝还是宣武朝。但无论孰是孰非,都能证明在孝文昭皇后高氏之前,历代皇帝生母都死于“立子杀母”制度。北魏前期的这些女性无一例外的成为了皇位的牺牲品,但她们的死却没有换来预想中的皇位稳固。二、北魏前期太后干政现象的频频出现立子杀母”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后妃干政,北魏前期太后干政现象仍层出不穷,而且还出现了乳母干政。典型人物有太武惠太后窦氏、文成昭太后常
7、氏、文明太后冯氏和虽未成功掌权但是有干政意图的孝文幽皇后冯氏。太武惠太后窦氏作为太武帝的乳母,是北魏建国后第一位干预朝政的太后,太后训厘内外,甚有声称。”1窦氏在朝中很有发言权,甚至能调动军队,如:“世祖征凉州,蠕蜡吴提入寇,太后命诸将击走之。Tn并且窦太后的亲属也受到相当的礼遇,其弟漏头就被封为辽东王。文成昭太后常氏是文成帝的乳母,由于文成帝的生母郁久闾氏和嫡母赫连氏都先后去世,乳母常氏就成为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因其“慈和履顺,有助劳保护之功,所以高宗即位后尊为保太后,寻为皇太后,谒于郊庙。1这样,昭太后就成为了执掌后宫的唯一人选,并且控制着年幼的文成帝,干预北魏政治达十年左右,权倾内外。常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北魏 前期 立子杀母 太后 干政 并行 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