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起步前后中美教育交流与中国人美国观的转变.docx
《改革开放起步前后中美教育交流与中国人美国观的转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起步前后中美教育交流与中国人美国观的转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起步前后中美教育交流与中国人美国观的转变【摘要】改革开放起步前后,中国开始调整关于美国的叙述,形成了对美国的新看法。这一观念层面的转变离不开教育领域的中美交流。中国共产党先基于地缘政治和国际秩序考量,后出于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在调整时代主题的基础上丰富了对美国的认识,开启了中美教育领域的交流。中美教育系统的开放与合作、知识体系更新以及话语表述转换等一系列变化形塑了新的观念塑造机制,改变了中国民众对于美国的刻板印象,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这段历史兼具经验和教训,为深入寻求开放心态和平等关系之平衡、建构可持续良性对外关系提供了反思性资源。【关键词】改革开放;中美教育交流;知识体系更新;话语
2、转换;观念塑造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开始转变。杨玉圣以改革开放初期的代表性文本为基础,梳理了知识精英对于美国认识的转变。陈国战关注改革开放初期到美国采风访问的中国作家群体,着重呈现作家美国叙述中的冲突与张力,并对这些文字的历史价值做出评析。张春认为中国人观念中存在“两个美国”,其根源在于美国政治文化中存在对内民主与对外专制的事实。江忆恩等人通过语言一内容分析、访谈和调查数据考察中国民众对美国的态度,认为中国的官员、精英和普通民众对美国政府的负面印象要比美国人民多。上述研究往往将“观念”视为静态的表层呈现,选择某个时段展开分析,依据呈现为文本的史料,勾勒研究对象的观念特征。这一路径聚焦
3、于作为“结果”的观念本身,缺乏对观念动态变化过程和机制的梳理。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人的相关观念发生剧烈变动,哪些原因使转变成为可能?新观念又因何广泛流传,短时间内同时影响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的话语表达?我们需要更开阔的视野对待思想观念,从外部寻找促成观念转变与迅速传播的社会因素,为呈现观念转变的历史过程与内在机制提供可能。教育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涉及教育改革、知识体系更新、话语生产、认知形塑等方面,与观念转变最为密切相关。本文拟对改革开放起步前后中美教育交流对中国人对美国观念转变的影响方式及结果展开探讨,以拓宽传统思想观念研究的视野和问题意识,并对这一转变的历史意义与局限做出初步评估。一、中美教育交
4、流开展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认知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中美教育领域交流的迅速展开,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对美国认知的变化,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1968年8月,苏联武装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研究者认为,这一发生在欧洲的事件“直接促成了毛泽东下决心调整中国的对外战略”。珍宝岛战役发生之后,中苏之间从意识形态论战上升到武装冲突,中共不得不从地缘政治、共产主义阵营结构、世界秩序等多个层面探索应对苏联威胁的战略。中共一直担心苏联会先发制人,发动对华战争,甚至包括“对中国的核试验中心进行打击面对潜在危险,中共开始思考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试图探索牵制苏联的可能性。1969年6月初,周恩来转达毛泽东交给
5、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人的任务,要求他们每周抽几天专门研究国际问题,供“主席掌握战略动向”。周恩来特地嘱咐,这项任务具有“极端重要性”,千万不要被既有看法以及意识形态话语“框住陈毅认为对中国来说,要害只有两个,一个是北面的苏联,一个是南面的美国。他们是否会入侵中国?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必须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优6月7日到7月11日,陈毅等人完成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一文。该报告指出,鉴于地缘和历史教训,美国不敢贸然对中国发动战争,而苏联对中国的安全威胁更大。苏联与中美都有矛盾,但却把中国视为最主要敌人,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之后,陈毅还就中美关系问题提出自己的设想,并向周恩来作
6、出口头汇报。他希望恢复华沙通道,举行中美部长级或更高级别的会谈,且不必提出先决条件,一切以中美双方回到谈判桌为鹄的。恢复大使级会谈的提议得到积极回应,在中美双方共同运作之下,1970年1月20日,中断两年的中美会谈在华沙中国大使馆举行。在基辛格看来,此次会谈与之前134次会谈有一个明显区别,即“两国领导人在一代人的时间里第一次开始彼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而不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待对方”。1970年10月,尼克松通过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转告中国,美方准备派高级官员,甚至是基辛格秘密访问,深化与中国对话;11月5日,周恩来告诉埃德加斯诺,中国对美国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12月18日,毛泽东也在与斯诺
7、的谈话中,透露出愿意与尼克松会谈的信号。尼克松访华筹备工作随即开启。为尼克松访华做铺垫,1971年7月12日于人民大会堂召开在京中高级干部大会,共2000余人参加。周恩来用三个多小时向广大干部讲述当前国际形势、中国对外政策以及中美关系发展趋势,疏导干部对美国的排斥情绪。根据驻华联络处负责人戴维布鲁斯的记录,干部们对美国的看法并没有那么顽固,他们很快就缓和了反美情绪,因为“苏联的威胁几乎困扰着所有中国领导人”。尼克松访华为中美关系改善带来了积极变化。1972年2月22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姬鹏飞与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举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双方明确表示希望彼此政府能够“促进更多的民间交
8、流项目与活动“。1973年,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步骤,双方互设联络处。10月7日,美方联络处负责人戴维布鲁斯在向基辛格的汇报中指出,联络处的任务主要集中于两国文化交流。交流以高级团体的短期访问为主,如费城管弦乐团、各种科技团体的交流、美国游泳运动员、男子篮球队等。整体而言,出于地缘政治考虑,中美关系开始出现缓和,但由于双方意识形态隔阂以及在台湾等问题上存在分歧,这一阶段彼此联系只是刚刚起步,相对有限,中国对价值观念领域的交流保持高度警惕,因此教育文化交往尚未充分展开。例如,1973年8月费城管弦乐团来华访问前夕,双方在演出节目等问题上产生分歧。中方认为施特劳斯的唐璜和德彪西的牧神午后存在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改革开放 起步 前后 中美 教育 交流 中国人 美国 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