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发展进路:反思与建议.docx
《工业互联网发展进路:反思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互联网发展进路:反思与建议.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GE)建立了Predix,希望利用数字化技术重塑其传统制造业巨头的地位。一时间,工业互联网概念和对传统工业再造的前景成为各国政府和产业界热议的话题。2015年,响应消费互联网的热潮,中国企业和政府共同推出了“互联网+思路。所有人都希望借助消费互联网积累的数字化技术优势,快速打造工业界“BAT,构建一个庞大的工业互联网市场。然而,2017年传出PrediX售出的消息。2019年,德国机床巨头通快(Trumpf)推出的AXoOM也被卖掉。此后,中国各类工业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通用)平台也不断传出负面消息。例如,2023年8月22日,三一重工旗下的树根互联终止上市申请。因此
2、,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始反思沿用消费互联网思路的弊端,重新探寻不同出路。时至今口,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工业互联网对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独特服务的定位越来越清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能够真正满足上述定位的工业互联网寥寥无几。相对成功的工业互联网都是聚焦在某些行业的特定环节,例如采购、物流、智能制造、招聘等职能领域,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为目标。不少工业互联网主要提供通用型云服务,往往陷入“红海恶性竞争。虽然人们对工业互联网抱有极大期望,但现实是缺乏成功典范。因此,我们有必要梳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与现状,分析其困境与根源,探讨其未来进路,并提供具体举措建议。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与现状工业互联网与消
3、费互联网具有重要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消费互联网以双边市场(最终客户与供应商)为基础,但特别关注最终客户一边(包括个人和机构,同时包含B2C和B2B)。工业互联网则以全价值链为基础,但特别关注最终客户之前的多层级附加增值链(ValIJe-addedChain,限于B2B)。其次,交易导向的消费互联网不要求双边参与者密切合作,而创新导向的工业互联网则要求多方参与者(包括平台主、补充者、供应商、客户等四位主体)深入合作,融合实体业务流程与数字化技术,在多层级附加增值链中实现价值共创。最后,消费互联网平台采用独占垄断的封闭式治理模式,而工业互联网平台则采用多方合作的开放式治理模式。因此,两
4、类互联网在范围维度、合作导向、治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巨大区别。因此,工业互联网(IndUStryInternet,也可称为产业互联网)可以定义为:通过数字化技术与实体业务流程融合,赋能单一行业或跨行业全价值链多元参与者密切协作,追求价值共创,进而实现持续转型升级。由于平台(即业务技术融合的基础设施)是互联网的中枢,本文以平台为分析核心。工业互联网发展源自工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第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冲击了所有工业行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一方面,消费互联网领域的颠覆性变革让企业和政府看到了“互联网+行业的潜力,使得工业互联网成为公认继消费互联网之后的互联网下半场。另一方面,消费互联网的影响逐渐传导
5、到生产端,使得工业企业不得不正视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挑战与机会。第二,生产成本攀升,如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工业软件成本等,使得工业企业不得不寻求转型升级之路,从成本导向转向价值导向。第三,供应链管控难度提高。由于环保政策收紧和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尤其是中美脱钩引发的全球供应链突变,导致供应链地理分布口益分散、管理难度越来越高。第四,市场需求快速迭代与新兴需求场景不断涌现,包括国内与国际市场,增加了柔性制造的挑战。例如,在3C市场等领域,大多数企业既无法抓住电子烟、平板电脑等短期爆发的需求,也无法应对手机、电脑等市场的快速萎缩。然而,工业互联网局限于依赖自身原有优势,选择容易摘取的“低处樱桃。国家工
6、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2020)显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已超过70家,平台接入设备数量突破4000万台(套),工业App数量超过35万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来源主要有制造业链主、ICT巨头、传统软件企业,以及新创互联网企业。由于各种平台主(PIatformSPOnSOr)基因不同,其切入点和发展路径也有所不同。传统制造业企业基于对行业独特需求与价值链的深刻理解,倾向于瞄准智能制造在本行业的具体应用,提供生产流程管理、供应链协同等服务。ICT企业和消费互联网大厂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上有着长期积累,逐步从数
7、字化所需的云服务、数据处理实体业务,走向搭建集成数字化工具的运营。其他企业则基于专业化软件和硬件设施,为工业企业设备(即物联网)和流程的数据采集提供支持,也可以在某一职能领域提供具体的服务,例如招聘、采购、物流等。当前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多由现有行业巨头构建。有关数据显示,国外多数工业互联网源自工业软件企业与信息服务企业,而中国工业互联网大多来自行业巨擘,尤其是制造业链主,占中国所有平台企业总数的47%。由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立依赖重资产,且需要建立对复杂行业场景的深刻理解,以及需要依靠平台主的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加,制造业链主成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主力。然而,由于缺乏数字化
8、基因,这些制造业平台主受制于数字化技术短板。此外,其他类型平台主(包括IeT企业、消费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与新创互联网企业)同样受制于不熟悉行业场景的短板。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类平台主极少密切合作。总之,工业互联网发展至今在工业中的渗透率仍然不足20%,更为严重的是缺乏成功的最佳实践和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性案例,制造业企业与数字化技术企业深入合作尤为少见。这就是工业互联网(以平台为中枢)发展的现状,以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困境与根源很多人将工业互联网视为数字化转型的载体,但我们认为它远超狭义的数字化转型,即数字化技术在改良旧有实体业务流程方面的表层应用(新瓶装旧酒),而是实体业务流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互联网 发展 进路 反思 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