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偏心惹的祸.docx
《太后偏心惹的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后偏心惹的祸.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申国国君申侯的女儿姜氏嫁给了郑国国君郑武公,于是史书上称她为“武姜,武姜先后生了两个儿子,但是时待他们的态度差别很大。生头胎时,孩子的脚先出来,武姜费了很大劲儿才完成生产。武姜受了大罪,于是对这个孩子非常厌恶,给他起名儿叫寤生。寤在古文里有“逆”的意思,寤生就是逆生,即难产。三年后,武姜非常顺利地生下第二个孩子,所以她很喜爱小儿子,给他起名儿叫段。“段”在古代同缎”和锻,通过名字,我们就能看出武姜对两个孩子的不同态度。十年后,郑武公病逝。临终前,武姜请求改立段为太子,遵守嫡长子继承制的郑武公没有答应。于是寤生继位,史称郑庄公。既然没有替段争到王位,武姜便向郑庄公提出,把居于交通要冲的制地(今河
2、南荥阳西北)封给段。郑庄公虽然当时只有十五岁,但是聪明的他看穿了母亲的心思,便找了个理由拒绝了:制地凶险,当年周文王的弟弟虢(gu6)叔就死在那里。给弟弟换个封地吧。于是武姜挑了更大的京邑(今河南荥阳东南),郑庄公同意了。随后段就前往封地。因为郑庄公弟弟的特殊身份,大家都称他“京城太叔”(太,在古文里同“大”,太叔就是大叔,指国君的弟弟,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叔叔的意思)。按照周礼,贵族的封邑最大不能超过都城的三分之一,而京邑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国都,于是大臣祭(Zhai)仲强烈反对:“京邑不可以封给您的弟弟。”只听郑庄公淡淡地说:“武姜要这样,我不敢反对啊。”正常情况下,子女不会直呼父母的姓名,更何况
3、郑庄公这样的大人物。但是郑庄公回复祭仲时直接叫了母亲的名字,愤恨、不屑之情溢于言表。祭仲也看出了太后和叔段的野心,再进言:“太后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尽早给太叔换个封邑。将来一旦他的势力滋生蔓延,就无法控制了。郑庄公仍旧很平静,说出了那句后来广为人知的名言:“多行不义必自毙。”成竹在胸的他让祭仲静观其变。哥哥的局,弟弟的坑郑庄公的听之任之使得叔段的野心日益膨胀。经过二十几年处心积虑的经营,叔段的势力范围扩张到黄河边的縻(Iin)延(今河南延津东北),再加上郑国西北的两个边邑,叔段差不多控制了郑国的半壁江山。大臣们不断进谏示警,郑庄公依旧淡定地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即便封地扩大了,迟早也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后 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