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轮:专题一:起源与奠基——早期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相关习题】3.docx
《大二轮:专题一:起源与奠基——早期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相关习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二轮:专题一:起源与奠基——早期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相关习题】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二轮:专题一:起源与奠基早期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考试范围:纲要上选必修三;。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未命名一、单题基础点1早期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传统文化相关习题】石器时代1-5题1 .有学者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将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各有特色的六个区,五个文化区围绕着中原文化区,像一个巨大的花朵。材料旨在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A.相对独立B.多元一体C.满天星斗D.中原中心2 .距今约8000年的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出土的陶器纹
2、饰图案中,“太阳被描绘为有着硕大的头、外展双手且连着身躯的人格化的神:凤鸟随处可见,大头长喙,伸展着宽大的翅膀,负载着太阳或獴牙兽;怪诞的獴牙兽,或乘于凤鸟的翅膀,或张展双翅凭借高耸的天梯和山峰飞向天界这反映了()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B.史前人类的世界观C.父系氏族的精神生活D.先民的农耕渔猎生活3 .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祭坛,由直径不同的3个同心圆逐渐升高形成了三层台阶,良渚文化的福泉山祭坛呈阶梯形的上下三重结构。其祭坛周围都埋有大型墓葬,坛上都发现有祭祀遗存。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A.出现了早期文明曙光B.形成了早期的国家形态C.建立了森严等级秩序D.铸就了一体化文明格局4 .考古发现位
3、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玉器雕刻和装饰技术十分先进,其装饰技法在商周时期的玉器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夏商周时期流行的镶嵌玉技术,也源于良渚。这说明()A.形成了严格等级秩序B.华夏认同开始出现C.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D.南北文化存在交流5 .学者苏秉琦认为,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又叫做最初的中国由此可知,早期中华文明()A.多元文化共同发展B.产生华夏认同观念C.多元一体进程加快D.具备国家初始形态基础点I早期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传统文化相关习题】早期国家6-1
4、5题6 .礼记表记记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但商代巫祝已经从图腾神崇拜、自然神崇拜逐步转到血缘祖先崇拜、英雄人物崇拜。如对商代兴盛做出很大贡献的“祖乙”在甲骨卜辞中出现1000多次,“王梦惟祖乙”在卜辞中累累出现。材料旨在说明商代()A.神权统治色彩浓厚B.神权意识逐渐消亡C.人文观念已经萌发D.专制王权不断强化7 .“礼制”自夏朝建立.经商朝发展,在西周时期得到完善,确立了“亲亲”“尊尊”“长长”的基本秩序以及“男女有别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基本原则,还形成了“为国以礼”的治国理念。“礼制”的确立与完善()A.有利于德治与法治融合B.有助于稳定统治秩序C.消弭了贵族内部的
5、矛盾D.凸显了君主集权统治8 .有学者发现,商代晚期铭文中的一些文字在构型上与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器物形状相似(如图),这一发现()二里头出土器物与商代“器物字比较爵MC.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D.提供了早期文字研究的新佐证9 .殷商时期,面对疫情肆虐,有“御疫”宁疾以求“御众”等消除病疫的巫术祭祀行事,也有隔离防疫、禁止谣传、熏燎消毒、药物医防、饮食保健、洒扫居室、清洁环境卫生等防控办法。这反映了当时()A.天命观蕴含人文意识B.君主的治国顺应民意C.国家机构的日趋完善D.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10 .有学者结合考古成果和史料分析,指出商朝充满暴虐,姬旦不惜修改历史、曲解易经以图消除这段历史
6、记忆,并重建新的文明取而代之。直到近代,李鸿章提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姬旦创设的文明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周礼B.内外服制C.分封制D.礼法并施11 .图1、图2,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青铜器的纹饰风格有巨大转变,从传统的充满神秘色彩和狞厉之美的兽面纹、夔龙纹变化为抽象的几何纹以及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案,如宴饮、采桑、狩猎、搏斗等。这种变化反映了()M1商网黑函技M 2战国事乐或战图重A.王权与神权彻底分离C.手工业技术更加成熟B.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D.青铜器开始运用于生产12 .1999年,在学术界的努力下,学者们成功释读了大多数二里头陶文中的刻画符号,其中绝大多数与其后的甲骨文相对应(如表
7、所示)。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二里头陶文与甲骨文对照表5?口H甲骨文甘日S峰文井井A.夏朝文化的历史遗存甚为丰富B.二里头陶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C.二里头陶文是中国文字的源头D.甲骨文是文字衍化发展的结果13 .西周时,统治者教导人们要勤于农事和贸易,用丰厚的物质来孝养父母。而违反这一德行规范的行为,尚书就有“元恶大憨,知惟不孝不友”的说法。西周时期对“孝”的重视()A.体现了法律体系内容严密B.标志着儒家德治思想的形成C.反映了礼崩乐坏王室衰微D.适应了宗族关系稳定的需要14 .西周早期的殷遗墓葬中,铜器的形制大多具有浓厚的商代遗风,出土铜器所见酒器、食器大致相等,既有商礼重酒,同时又有周礼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相关习题 二轮 专题 起源 奠基 早期 中华文明 春秋战国 时期 社会转型 文化交流 民族 融合 相关 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yzwku.com/doc/1222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