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发展路径和发展特点的跨国比较及其启示.docx
《国有企业发展路径和发展特点的跨国比较及其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发展路径和发展特点的跨国比较及其启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国有企业发展路径和发展特点的跨国比较及其启示通过整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案例和长时期历史数据,总结各国国有企业建立、发展和改革的规律,得到如下发现:(1)国有企业在现代经济中普遍存在,在不同类型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国有企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各国国有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可总结为三种模式,即西方发达国家模式、新生民族国家模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模式,不同模式的国有企业存在的原因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存在差异;(3)各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之处,相同点表现为行业布局的趋同,不同点表现为国企发展目标不同所带来的改革手段的差异。一国国有企业改革在参考其他国家成功经验和遵循一般性规律的同时,还必须强调
2、本国的特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支柱,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是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流行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国有企业常常与低效率、要素错配等特征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其理论中给人展示的是一种僵化低效的负面形象。对应地西方学者向发展中国家政府提供的企业增效方案就是将国企私有化。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近年来在主要发达国家,国企私有化进程已经中止,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还有一些西方国家的政党开始号召重建国有企业。另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很多进行了私有化改革的经济体也未能实现经济效率提升和长期稳定增长等目标,相反还面临着收入差距扩
3、大、基础设施不足等发展难题。回顾世界各国的现代经济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国有企业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不同体制、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均普遍存在。与此同时,各国国有企业在成立背景、目标设定、行业布局、组织形式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并不存在标准答案,只有基于对各国国有企业发展路径和发展特点的深入总结和分析,才能更好地给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在收集整理各国案例和数据的基础上,尝试从三个角度梳理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和发展特点:首先,通过梳理各国国有企业实践的历史,对国有企业的规模和分布进行概述;其次,通过考察和比较主要国家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的路径,根据各国国企的建立过程和发展目标
4、,归纳概括国有企业的发展模式;最后,对各国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的情况进行比较,总结其相同点和差异之处。通过对上述历史事实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强调一国国有企业改革在参考其他国家成功经验和遵循一般性规律的同时,还必须尊重本国国情。一、现代经济中普遍存在国有企业且有不同发展模式一般认为,国有企业(SoE)就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所拥有的企业,不同组织对国有企业的具体定义基本相同。世界银行将国有企业定义为:政府拥有或政府控制的经济实体,它们从产品和服务的销售中创造主要的收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界定为,依照国内法律属于企业且国家对其行使所有权的任何公司实体,都应视为国有企业,包括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
5、司和股份合伙有限公司。在中国,国有企业被定义为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国有企业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普遍存在。虽然具体的称谓有所不同,但不论何种政治制度,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些国有企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有企业在许多国家就已存在。西方国家,从殖民扩张时代开始就建立起了国有企业,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中还掀起了国有企业建设的小高潮。在后发国家中,拉美国家在二战前就建立了不少国有企业,一些殖民地也在二战以前就存在由宗主国
6、建立的国有企业。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国有企业更成为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柱。二战后初期,国有企业在各国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大幅加强,成为国有企业建设实践的一个重要节点。首先,国有企业作为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开始成为常态;其次,不少新独立国家以接收、国有化和国家投资等方式开始普遍建立国有企业;再次,社会主义国家更是十分重视国有企业建设,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直接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普赖尔(Pryor)在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财产和产业组织一书中统计了20世纪50到60年代主要国家按劳动力占比计算的公营部门或国有企业的比重(见表1)。他发现在欧美国家,国有企业的劳动力占比都
7、不低,芬兰为34%,英国为25%,瑞典为20%,法国为17%,美国为15%,日本为10%,德国为9%。从行业分布来看,国有企业集中分布于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和通讯等行业。谢地和景玉琴发现,在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1978年其邮政、电信、电力、煤气、铁路和航空等行业的国有化程度均达到了100%表120世纪60年代国有企业的劳动力占比(单位:)国家美国英国法国西德芬兰瑞典日本苏联时间19601962195419501965196019601960总占比152517934201059除农业外占比1626221236221496分行业占比公共设施(电力、燃气、水、卫生)287083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有企业 发展 路径 特点 跨国 比较 及其 启示
